一、北京有4所院校开设税收学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二、税收学专业北京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中央财经大学 | 税收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税收学 | 3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税收学 | 4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税收学 |
---|
三、税收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税收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税务、财政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税收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8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道路,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占地面积29324...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是一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国家**批准建立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其前身是1996年7月创建的广州市南国女子学校,2006年4月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通过省教育厅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位于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市,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105国道(广从公路)旁,占地面积900余亩。校园环境...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历史源远,弦歌不辍。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
4.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河北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1.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初创阶段历经河北省分行银行学校、保定银行学校、河北财金学校、河北银行学校等发展时期。1984年,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为“保定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保定金融高等专...
5.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地方类高等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校最早的财经大学之一,坐落于素有“龙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中医养生学专业
中医养生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可在各类养生、治未病机构和各级医院治未病科(中心)、老年科、慢性病相关科室等 查看详情
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卫生服务类机构:健康管理、卫生管理、营养保健。查看详情
3.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是什么?干什么:培养适应智能工程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设计功底,又有专业审美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能力,以智能工程为中心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需求设计与开发智能产品的创新能力,能在智能工程和相关领域从事以智能产品创新设计、先进装备创新设计为重点的设计、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查看详情
4.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是什么?干什么: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主要研究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服装的设计生产、服装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等。例如:成衣的款式设计,服装设计图样板的制作(服装打版),多种尺寸样板的制作(服装推板),技校服装类课程的教学等。 关键词:服装 设计 生产 教学查看详情
5.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是什么?干什么: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专业重点在基础设施“智能”和“智慧”两大领域,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面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交通土木类专业知识,突出的跨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具有优秀的工程实践能力,了解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能胜任国家基础设施的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建造与施工、管理与运维、科教等工作,具备跨界发展从事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投资管理等工作的潜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等综合素养的应用研究型领军人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