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有2所院校开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黑龙江工业学院、东北石油大学。
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黑龙江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2 | 东北石油大学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
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电力类企业:电力产品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技术支持、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系统分析、生产管理。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 银川科技学院
银川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前身是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始建于2005年,2008年正式设立。2021年5月经**批准,转设更名为“银川科技学院”。学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校园占地面积75.7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5.73万平方米,校内建成各类实验实训室103个;建立了18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456.02万元,图书资源405.3万册(含电子图书)。学校...
3.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22个...
4.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曾先后隶属水利电力部、水利部,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是...
5. 济南大学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设23个学院,建有5个博...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军工类单位:武器研发、武器设计、生产制造、武器测试、武器管理。查看详情
2.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农业类企事业: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再生资源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 检测类单位:农产品检测、食品质量管理。查看详情
3. 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是什么?干什么:功能材料主要研究功能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常见的有超导材料、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等几大类。例如:化学反应中的高分子催化剂、超导体材料制成的电路电线、医用的人工心肺和缝合线、白光LED节能照明灯泡等。 关键词:生化 人工心肺 分离膜 光导纤维查看详情
4. 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工程类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工伤事故处理、安全档案管理; 安全评价类机构:安全评价、风险评估。查看详情
5. 工业智能专业
工业智能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发现、分析与解决工业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系统掌握智能建模与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实时检测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工业智能及其应用的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工业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缺口极大,就业市场明显呈现出传统工业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减少,新兴工业智能领域人才缺口增大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在工业生产中创造价值,需要探索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方式,继而实现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未来,工业智能将是技术、机器和人以新的形式结合,形成一个高效智能的“工业有机体”。面对以“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为代表的我国科技产业主战场,急需工业智能领域大量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