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河南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第1名:河南理工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应急技术与管理的高考生展示,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详解!
一、河南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河南理工大学。
二、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河南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河南理工大学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
三、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水利水电、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各大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各大钢铁集团公司和科研院所等全国500强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 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鲁东大学
鲁东大学是一所以工农理文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17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
2. 山西工学院
山西工学院是经**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理工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朔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21年6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77.9亩,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000人,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当前在校学生5862人。2021年招生3500人;2022年招生4300人。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高校+产业...
3. 大连科技学院
大连科技学院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内,其前身是2002年组建的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经**批准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始终将培育和打造办学特色作为立校强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创办人高智先生就提出“勤劳、智慧、勇敢...
4.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党的**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成为**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
5. 重庆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批准两校合并设立重庆科技学院。2023年11月,**同意重庆科技学院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舞蹈表演专业
舞蹈表演是什么?干什么:舞蹈表演主要研究表演学、舞蹈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接受舞蹈、形体相关的训练,进行伴舞、编舞、舞蹈表演、舞蹈教学等。例如:《天鹅湖》、《大梦敦煌》等舞剧的演出,歌唱表演的伴舞,群舞、双人舞、独舞造型动作的编排,儿童的舞蹈教学和形体训练等。 关键词:芭蕾舞 拉丁舞 天鹅湖 千手观音查看详情
2. 人类学专业
人类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社会团体:社会服务; 深造:保研、考研或出国,继续人类学方面的学习深造,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查看详情
3.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查看详情
4. 海洋技术专业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 确的海洋观,掌握技术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海洋高新技术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能 从事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工程检测、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等 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 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根据技术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特点选择学习海洋物理 技术(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技术)、电子仿真技术、信号传感技术、海洋化学技术、海洋生物技 术、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形成在特定领域应用、研究和开发海洋技术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海洋意识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特定海洋技术 领域的专门化系统知识;
3.掌握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 握特定领域海洋工程专门技术;
4.具有开展海洋领域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国海洋领域科技研发、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 规,了解国际上海洋领域高新技术及知识产权情况,能够科学合法地应用国内外先进海洋技术开 展海洋探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海洋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进行 海洋领域技术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一定的海洋领域技术应用和技术更新设计能力、技术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和论文撰写 与学术交流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物理技术、海洋化学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设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海洋遥感与GIS技术3个课程模块,共同核心 课程为:数学物理方法(96学时)、海洋学Ⅱ(48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
(1)海洋声学技术课程模块:声学基础(80学时)、水声学原理(80学时)、声学测量(32学 时)、海洋探测与数据处理(64学时)、声学基础实验(48学时)、水声专业实验(48学时)。
(2)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课程模块:光电技术(48学时)、光电技术专业实验(48学 时)、激光原理与技术(48学时)、海洋光学导论(48学时)、光谱学(48学时)、海洋光学专业实验 (48学时)。
(3)海洋遥感与GIS技术课程模块: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海洋遥感(48学时)、地理信 息系统原理及其海洋应用(48学时)、海洋测绘(48学时)、海洋遥感专业实验(48学时)、海洋 GIS专业实验(48学时)。
2.示例二
设海洋声学与信息工程方向、海洋生物技术方向两个方向课程,共同核心课程为:海洋科学 导论(水文部分)(48学时)、无机化学(84学时)、海洋生物学基础(39学时)、海洋地质学(32学 时)、海洋生态学(48学时)、海洋科学导论(化学部分)(32学时)。
(1)海洋声学与信息工程方向:数学物理方法(94学时)、声学基础(48学时)、水声学(48 学时)、海洋信息实验l(单片机实验)(48学时)、海洋信息实验2(声学及水声学实验)(48学 时)、海洋水文调查原理与方法(含实验)(32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 时)、数字信号处理实验(48学时)。
(2)生物技术方向:海洋生物分类学(48学时)、生物化学(48学时)、海洋生物分类学实验 (48学时)、生物化学实验(48学时)、有机化学实验(60学时)、海洋微生物学(32学时)、海洋微 生物学实验(48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48学时)、海洋生物技术专门化实验(112学 时)。
3.示例三
分为海洋技术和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方向)。
(1)海洋技术专业:海洋科学导论(32学时)、空间测量与制图(48学时)、遥感原理(32学 时)、地理信息系统(32学时)、声学基础(48学时)、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48学时)、遥感数字图 像处理(32学时)。
(2)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方向):空间测量与制图(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海图学 (48学时)、海洋科学导论(32学时)、遥感原理(32学时)、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48学时)、声学 基础(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2学时)、大地测量学(48学时)、海道测量学(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海洋学实习、电子(或信息)通用技术实习、特定领域海洋技术专门化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科技创新性实验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声学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光学技术系列课程实验、遥感技术系列课程实验、电 子技术系列课程实验、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化工技术系列课程实验、海水养殖技术系列课程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5.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学习哪些知识:《经济学原理》、《发展经济学》、《国际发展学》、《跨国公司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经贸规则与全球治理》、《世界经济与政治》、《开发性金融》、《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管理》、《第二外语(法语等)》、《商务统计与大数据分析》、《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跨文化沟通》、《公共政策分析》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