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四川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第1名:四川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网络与新媒体的高考生展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详解!
一、四川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四川大学、第2名:成都大学、第3名:四川师范大学、第4名:西华大学、第5名:西华师范大学、第6名:内江师范学院、第7名:乐山师范学院、第8名:四川文理学院、第9名:成都锦城学院、第10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川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四川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A | 2 | 成都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3 | 四川师范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4 | 西华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5 | 西华师范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6 | 内江师范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7 | 乐山师范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8 | 四川文理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9 | 成都锦城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10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1 | 四川传媒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2 | 吉利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3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4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5 | 四川民族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6 | 成都外国语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7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8 | 阿坝师范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19 | 西南财经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20 | 西昌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21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22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23 | 西南民族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
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习哪些知识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习哪些知识:《传播学原理》、《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传播统计学》、《新媒体技术与运用》、《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新媒体营销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系统原理》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媒体创意、新媒体网络经营。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理工学院位于渤海湾畔辽西走廊、有“英雄城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锦州市,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99年成立的锦州师范学院民办分院,2003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2014年经**批准转设为辽宁理工学院,2023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现有松山、滨海2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93.7亩,建筑面积23.55万平方米。现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
2. 晋中学院
晋中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校的晋中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批准,在原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晋中教育学院、晋中职工大学三校合并基础上,建立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省级“高校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单位”。 学校坐落于三晋腹地、晋商故里——山西省晋中市,是首批入驻省高校新校园区的10所院校之一。占地面积58.8万平方米...
3.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校园选建于河南贡院 旧址之上。后历经中州大学 、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 ( 又称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省立河南大学 等阶段 ,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 。 1952年院系调整 ,部分院系或独立建校或并入兄弟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
4. 绥化学院
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与省会哈尔滨相距70余公里。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绥化县创办了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绥化地区在原绥化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绥化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是“**”后国家首批设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2004年,经国家**批准成立绥化学院。2...
5. 北京邮电大学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创办于1955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萨摩亚语专业
萨摩亚语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政府部门: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高校教师、翻译、萨摩亚语研究、外资企业等查看详情
2.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房地产类企业:建筑工程、结构工程、造价工程、工程测量、质量监管、工程管理、技术经理、项目经理; 政府、事业类单位:城市规划、道路施工、桥梁建设、工程检修。查看详情
3. 海关稽查专业
海关稽查专业学习哪些知识:《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海关稽查导论》、《现场稽查技术》、《海关稽查大数据分析》、《海关稽查法律法规》、《海关AEO制度与认证》、《国际海关稽查制度》等。查看详情
4.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服装学科与材料、信息、 管理、营销贸易、人文艺术等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在服 装设计与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具有专长,能在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相关 机构等从事产品策划和设计、工艺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商贸及行业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服装设 计、服装纸样与工艺、服装材料、服装CAD、服装产品和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服装产 品设计研发、服装材料应用、服装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技术所需要的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 本理论和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设计、工程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专 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掌握服装款式、纸样和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在本专业领域综合运用所 学理论和知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从事服装产品策划、纸样与工艺、生产管理、营销贸易等工作的基 本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和信息化管理,了解数字化服装技术发展 动态;
7.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流行趋势、行业标准等专业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 学习能力;
8.熟悉纺织服装行业的相关标准,了解服装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了解政 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涵盖艺术(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生产 与管理、服装材料与工效、服装市场营销和服装人文科学等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服装美术基础(128学时)、服装设计基础(112学时)、时装画技法与效果图(64学 时)、服装立体构成(64学时)、服装CAD/CAM(160学时)、服装材料学(48学时)、工业样板设计 (176学时)、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32学时)、服装营销学(32学时)、服装史(32学时)。
示例二:服装设计基础(64学时)、时装画技法与效果图(100学时)、服装立体构成(176学 时)、服装CAD/CAM(32学时)、服装材料学(64学时)、服装结构设计(216学时)、工业样板设计 (64学时)、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32学时)、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32学时)、服装营销学 (32学时)、服装史(24学时)。
示例三:服装美术基础(92学时)、服装设计学和服装设计原理(94学时)、时装画技法与效 果图(88学时)、服装立体构成(72学时)、服装CAD/CAM(52学时)、服装材料学(48学时)、服 装结构设计(34学时)、工业样板设计(52学时)、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32学时)、服装工艺 与生产管理(32学时)、服装营销学(32学时)、服装工效学(50学时)、服装史(32学时)、服装纸 样与工艺(10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服装工艺实习、生产实习、市场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服装结构实验、服装工艺实验、服装材料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查看详情5. 文化遗产专业
文化遗产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文化遗产主要研究文化学、考古学、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文化遗产的概况、分类、分布、管理、保护状况、法规与政策等,掌握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基本技能,进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价值研究、保护、开发、管理等。
课程体系
《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文化遗产法规与政策》、《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北京文化遗产》、《文化人类学》、《考古学概论》、《中国文化史》。
就业方向
文博类企事业单位: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保护、开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