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设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字体大小: 特大

一、广东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广东没有院校招收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广东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工程实践 与技术创新能力强,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火 药、炸药、烟火药等含能材料,火工品、烟火装置、特种电池等含能器件研究、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能够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科技 与工程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化学、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含能材料与含能 器件的设计、制造、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分析、测试、计算机应用、机械电 子技术等综合能力训练,具备系统分析与集成,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的基本 能力。本专业可根据需要按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领域内的行业分工设置相应专业方向。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丰富 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从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化学、力学、材料学和其他相关的自 然科学基础理论;

3.掌握含能材料、含能器件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并随着专业的发展,具有不断 更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提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设 计、生产及技术改造与升级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 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化学、力学、材料学、含能材料合成与制造、含能器件设计与制造、可靠性与安 全性、电工电子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爆炸物理学(48学时)、应用物理化学(48学时)、动态测试技术(48学时)、火工品 设计(48学时)、烟火学原理(32学时)、火工药剂学(32学时)、火药学(32学时)、燃爆系统可靠 性技术(32学时)、爆破技术(48学时)、高能炸药应用基础(32学时)、炸药与装药(32学时)、火 炸药基础化学(32学时)、可靠性工程(32学时)。

示例二:炸药理论(48学时)、安全技术(32学时)、含能材料( I)(48学时)、含能材料(Ⅱ) (32学时)、含能材料实验(48学时)、火工技术(32学时)、火药装药设计(32学时)、烟火学(32 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有机化学(64学时)、物理化学(64学时)、工程力学(48学 时)、电工与电子技术(48学时)、高分子物理与化学(64学时)、爆炸物理学(48学时)、燃烧学 (48学时)、含能化合物合成化学与工艺学(48学时)、特种能源设计与工艺学(48学时)、起始与 中继能源元器件设计(48学时)、燃烧与爆炸测试技术(40学时)、电池技术(32学时)、可靠性工 程基础(48学时)、特种能源安全与环保技术(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32学时)、电工电子实习(32学时)、工程实践(32学时)、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实践(24学时)、专业课程设计(32学时)、生产实习(64学时)、毕业设 计(论文)(256学时)。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工程应用软件实验、化学实验、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含能 材料实验、特征感度测试实验、爆炸性能测试实验、火工品性能测试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

广东开设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三、2025年开设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陆军勤务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是军队高等工程技术院校。创办于196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1999年在全军率先荣获“教学优秀单位”称号。2006年,学院成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院创建于1961年,座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区。占地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建有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现有土木工程、化...

2.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黄琦。 西南科技大学源起于1952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和西南建筑工程学校以及由两...

3.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创办的第一所理...

4.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办于1941年,前身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占地面积2439 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5. 沈阳工学院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99年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3年,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转设,建立沈阳工学院。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交界处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约1.8...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上继续深造;进入研究机构从事量子信息科学方面的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在企业中从事量子材料、量子芯片、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软件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或管理工作。查看详情

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什么?干什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的热加工工艺和有关设备和模具的设计方法,通过塑性成型及热加工对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改进和重塑,将材料改变形态制成全新的产品。例如:3D打印将液体或粉状材料重新固化成立体形状。 关键词:模具 重塑 热加工 3D打印查看详情

3.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矿产勘查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与评价等。查看详情

4. 斯洛文尼亚语专业

斯洛文尼亚语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斯洛文尼亚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支,分布于斯洛文尼亚,以及匈牙利、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与斯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约200万。曾是前南斯拉夫的3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马其顿语),现为欧盟24种官方语言的一种。

斯洛文尼亚语专业就业前景:

在目前的就业形式下,只要是大学开设的小语种专业本科通常就业前景都好,优于大语种。语言人才的需求当然都是在需要这些语言沟通和交流的地方.有**,**,**,国际广播电台,大专院校,文化交流部门,海关,相关贸易公司,公安边防,翻译公司,旅行社,一些国际组织等等.

所谓小语种,本身就是国内需求量小的,但是,培养的人才也少。学小语种前景是不错的,最不济的也可以去这些语言的国家再找翻译工作,或者学习进修.其实,通常小语种专业人员都不会只掌握一门语言,往往还会同时再掌握多一两门语言例如英语,就业前景就更广了。

斯洛文尼亚语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斯洛文尼亚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斯洛文尼亚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毕业生适宜专业翻译、商务翻译、同声传译、外贸业务人员、外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师、涉外导游、记者、编辑等工作。

查看详情

5. 行星科学专业

行星科学是什么?干什么:由地球科学、天文学、空间科学等基础学科交叉而成,主要研究对象为太阳系的行星、彗星、小行星和系外行星,以阐明太阳系天体的物质和结构组成、揭示太阳系主要天体及系外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探寻地外生命、寻找宜居星球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国家深空探测、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是当前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行星科学立足于深空探测返回的样品和采集的数据,以比较行星科学的角度进行交叉综合分析,在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中形成一系列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例如系外行星统计学、天体生物学、行星增生动力学、行星地质学、实验行星科学、行星工程地质学、行星化学等。查看详情

五、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2025年各省大学排名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目录 文章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