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海外安全管理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广东没有院校招收海外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广东海外安全管理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海外安全管理是什么?干什么
海外安全管理是什么?干什么:海外安全管理专业是为驻外政府机构、驻外中资企业进行海外风险管理、应急处置和安防体系构建的专业。查看详情

三、2025年开设海外安全管理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
2. 福建警察学院
福建警察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公安、司法警察为主的全日制警察本科院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8月的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1950年更名为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年10月成立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1984年9月警校与干校分开办学。1984年10月在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福建公安专科学校。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和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福建公安...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语言文学查看详情
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3. 流行音乐专业
流行音乐是什么?干什么:本专业采用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项目教学、训练营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实践创作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延伸到校内外的音乐演出市场、音乐剧演出剧组等,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实践。例如:文艺演出团体演员;行政、企事业单位宣传干事;流行音乐制作、培训机构的音乐人及教师等 。 关键词:音乐、艺术 查看详情
4. 隆迪语专业
隆迪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 专业简介
隆迪语有叫基隆迪语,班图语言之一,通行与中部非洲的布隆迪。使用这种语言者约为400万人。隆迪语是布隆迪的官方语言和民族记言。
5. 劳动关系专业
劳动关系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120211T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统计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劳动关系学、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律制度、比较劳动法制(双语)、劳动争议处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国际劳工标准、工会组织与工会学、劳工运动史、劳动心理学、职工民主参与与公司治理。实践教学:本专业结合教学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争议、集体谈判等模拟,并且到相关部门进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
相近专业:
资产管理 资产评估 关系学 审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掌握协调处理劳动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处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劳动关系学科的基础知识,受到相应学科的技能训练,具有独立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的能力,兼备理论基础与实务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劳动关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劳动关系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劳动关系的发展动态,具备进一步深入研究劳
动关系的基本能力;3.了解有关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有通过劳动关系工作实践和研究影响劳工政策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5.具有独立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的能力,兼备理论基础与实务能力;6.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实务能力;
7.了解本学科理论的前沿和动态,具有在科研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劳动关系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