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云南没有院校招收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云南心理学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心理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心理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查看详情
三、2025年开设心理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曲阜师范大学
尼山在望,上庠煌煌。执铎以振,杏坛流芳。 1955年7月设学于曲阜,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因校舍尚未建成,暂借山东师范学院旧校舍开门办学。1956年5月,经**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搬迁至曲阜新校舍。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山东大学文科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
2.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
3.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主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
4.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始建于1949年,是**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珲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和“自强、和合、日...
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思想的萌芽地和**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
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主要面向IT领域、金融机构、服务型制造企业就业,毕业生将会从事服务信息系统研发工程师、服务信息系统架构师、服务系统管理者、服务系统分析师、服务咨询师等工作。 查看详情
2. 应用统计学专业
应用统计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统计学、应用统计、会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查看详情
3.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就业前景:
中印两国的贸易往来涉及的领域主要有能源、钢铁、电力、机械制造、纺织、农业、基础设施等。印尼正拟扩大第二期电力计划,可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中国工程机械在印尼市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不仅价格有优势,而且比其他国家能更迅速的投入使用。同时,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的中医、中药在印尼越来越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深化,中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往也越来越多,出境或入境的人员增多,社会对掌握印度尼西亚语的人才需求呈增长势头。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共55个专业,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2,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57位。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浙江湖州。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就业方向: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就业方向有:政府机关公务员、大型央企的外派机构、大型外国跨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机构、国内的各种外贸进出口公司等。
查看详情4.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查看详情
5. 中药学专业
中药学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 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 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 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专业 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药、中药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 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成药制备、质量控制、中药种植、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 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基本方法;
3.具有中药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医药行业、药事管理等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营销的基本知识;
5.了解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 方法。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 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 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间实习、科研见习、野外采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药剂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分析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