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有100所院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安徽大学、江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济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广州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成都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合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潍坊学院、邯郸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清华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 | 浙江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4 | 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 | 同济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8 | 西安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0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2 | 吉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3 | 北京邮电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14 | 东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5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6 | 中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7 | 中国人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8 | 四川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19 | 南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0 | 北京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 | 21 | 深圳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22 | 重庆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3 | 北京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5 | 南京邮电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6 | 河海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7 | 西南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8 | 安徽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29 | 江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0 | 重庆邮电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1 | 山西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2 | 浙江工商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3 | 燕山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34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5 | 宁波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6 | 济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7 | 武汉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8 | 杭州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39 | 山东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40 | 天津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41 | 浙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42 | 山东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43 | 湘潭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44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4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46 | 长沙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省级特色专业 | 47 | 内蒙古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48 | 南京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49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1 | 长春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2 | 河南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3 | 辽宁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4 | 山东工商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5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56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7 | 东北农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8 | 黑龙江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59 | 东北电力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0 | 广州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1 | 重庆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2 | 河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3 | 河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64 | 青海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5 | 西安石油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66 | 长春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7 | 太原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8 | 东北石油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69 | 成都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 | 70 | 大连民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1 | 大连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2 | 合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3 | 淮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4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5 | 安阳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6 | 潍坊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7 | 邯郸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78 | 上海建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79 | 南昌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80 | 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2 | 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3 | 北京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5 | 复旦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6 | 山东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7 | 天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8 | 湖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9 | 大连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1 | 北京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2 | 南京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3 | 厦门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4 | 北京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5 | 中国农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6 | 苏州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8 | 合肥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9 | 浙江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0 | 华东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干什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干什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例如:Windows系统的维护,手机APP的开发,台式电脑的整机装配等。相较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范围更广。 关键词:计算机 Windows 软件 电脑主机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是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文理学院举办、**确认的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专项检查验收。学院位于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桃花源里的城市”---湖南省常德市,校园占地面积496亩,建筑面积13.6万余平米。学院设有文学与社会科学系、工程与技术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与体育系五个教...
2.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直属的部省共建本科高校。学院作为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民航飞行员、工程技术和民航运行管理人才为主的办学格局,其中全民航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从这里启航,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成为世界民...
3.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
4.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源于2000年创办的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几经更名,2013年经**批准转设为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试点研究高校,重庆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试点单位。学校位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抗战时期重庆办学之地——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占地面积129.6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0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
5.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新能源汽车。查看详情
2. 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
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独立解决复合材料成型加工工艺问题的研究开发能力,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采用智能制造手段进行飞行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设计、成型及复合材料相关产品的制造,并具备协同制造知识、航空产品生产实践经验的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复合材料成型原理及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TIA)》、《企业文化与质量管理》、《数控加工技术》、《飞机构造》、《飞机装配技术》。
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零件的加工制备及成型、新产品工艺开发、模具设计及加工、产品质量监控、材料性能测试等; 机械、汽车等领域:复合材料类产品的开发、加工及质量监控、生产管理。
3. 印刷工程专业
印刷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 观和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接受良好的工程训练,掌握印刷工程专业 主干学科的核心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印刷及相关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行,了解印刷及相 关产业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的工程技 术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外语能力,能够在印刷及相关传媒领域的生产企业、教育和 科研机构、国家行政及事业单位等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教育以及研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 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图文信息的获取、转换、处理、呈现和传播过程涉及的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颜色科学与技术、图文信息处理与复制技术、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材料学、 印刷质量检测及控制、印刷设备与计算机集成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掌握图文信息可视化与 传播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关联理论和知识,掌握印刷及相关媒体的策划、设 计、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印 刷及相关传媒领域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图文信息可视化与传播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知识;
2.了解相关学科与本专业关联的理论和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
3.掌握印刷及相关媒体的策划、设计、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4.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养、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 创新意识和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生产和管理以及相关技术性工作的 能力,具有一定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6.了解与印刷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印刷工程(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 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颜色科学与技术、信息获取与输出技术、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印刷原理与工 艺、信息记录材料与技术、显示材料与技术、印刷材料与适性、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 内容管理、页面描述语言、印刷设备、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信息与信息编码、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标记*的课程均不包含相应的课程设计学时数):印刷概论(36学时)、色彩学(3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时)、图像复制原理*(36学时)、印前处理技术*(36学时)、印刷 设备(36学时)、印刷材料与适性*(36学时)、印刷原理与工艺*(54学时)、色彩管理*(18学 时)、数字媒体技术术(36学时)。
示例二(标记*的课程均不包含相应的实验课程学时数):印刷概论(28学时)、颜色科学与 技术I*(32学时)、信息记录材料Ⅱ(64学时)、印刷材料及适性*(64学时)、图文信息处理及 复制I *(80学时)、印刷原理及工艺I*(80学时)、印刷设备概论(32学时)、印后加工技术 (40学时)、印刷品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32学时)。
示例三(包括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印刷工程导论(40学时)、印 刷色彩学(40学时)、印前工艺原理与技术(56学时)、印刷材料与适性(40学时)、印刷信息记录 材料(32学时)、数字印刷技术(40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学时)、印刷图像处理(40学时)、网 络出版技术(40学时)、印刷质量检测及控制技术(40学时)、印刷控制工程基础(36学时)、测试 技术与应用(40学时)、印前设备与工艺(40学时)、印刷机原理与结构(40学时)、印后加工与表 面整饰(32学时)、印刷机设计与计算(48学时)、印刷机械制造系统(64学时)、印刷设备自动控 制(40学时)、印刷液压与气动技术(40学时)、印刷企业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项目研究、学科竞赛、 科技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八个环节。其中,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4.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国民经济学、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查看详情
5. 出入境管理专业
出入境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该专业主要学习国际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边防公安法规、公安学概论、治安管理学、刑事侦察学、边境管理学、边防勤务学、边防情报学、边防检查学、护照签证制度、边防专业外语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