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山东智能交互设计专业第1名:青岛黄海学院,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智能交互设计的高考生展示,智能交互设计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智能交互设计专业详解!
一、山东智能交互设计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青岛黄海学院。
二、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山东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青岛黄海学院 | 智能交互设计 |
---|
三、智能交互设计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智能交互设计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设计思维基础、设计方法、人机工程、数据统计与分析、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应用机器学习、信息可视化、web交互设计、移动交互设计、AR/VR交互、AI游戏交互、AI与创新设计、智能交互综合实践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智能交互设计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北京邮电大学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创办于1955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
2.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是根据国家建设布局,于1953年组建于湖北武汉的专门美术院校,时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等院校相关系科和人员合并而成。首任校长为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著名革命美术家胡一川,首任副校长为著名油画家杨秋人、著名国画家关山月和阳太阳。 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由武汉南迁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
3. 无锡太湖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是经**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多学科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无锡市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占地2000亩,师生20000多人,被誉为“花园中的大学”,毗邻上海,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源于百年传承的“双一流”大学——江南大学,创建于2002年,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2019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无锡太湖学院位居江苏省同类高校榜首。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无锡太...
4. 南京传媒学院
南京传媒学院其前身系创办于2004年的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20年经**批准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声誉显著的民办本科高校,也是江苏省目前唯一一所传媒类应用型院校。作为一所与信息传播时代同行、与文化传媒行业变革同步的新兴大学,学校历经近二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为行业及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被誉为“中国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已在办学规模、党建...
5. 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是经**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国际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影视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大数据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14个教学单位。现开设67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草业科学专业
草业科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城建类企业:城乡绿化、人工草地建植、草坪管理; 农业类企业:牧草育种、牧草生产、草产品加工、饲料研发; 政府、事业类单位: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查看详情
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力学查看详情
3. 应用气象学专业
应用气象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气候资源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微气象学等。查看详情
4. 智能运输工程专业
智能运输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081812T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所需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公民意识、健全人格、丰富个性和国际化视野,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背景,具有良好人文、科学与工程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道路交通领域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智能交通建设和咨询公司等单位工作
5. 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应用物理、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科学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教学和管理工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