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越南语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江西没有院校招收越南语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江西越南语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越南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越南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越南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越南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越南历史、社会、文化、宗 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 熟练掌握越南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 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越南语、高级越南语、越南语视听说、越南语口语、越汉互译、越南语写作、越 南文学作品选读、越南社会与文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三、2025年开设越南语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006年3月,**同意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0年6月18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见证下,广西民族大学与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相思湖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学校。20...
2.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2003年正式获批开办本科教育,2007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本科教学合格...
3.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
4.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
5. 百色学院
【发展历程】百色学院是2006年**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80多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库”地区办学,以“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铸魂育人,积淀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石磨文化:“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立足百色老区...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保险学专业
保险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保险类企业:保险咨询、保险营销; 政府、事业类单位:社会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监管。查看详情
2.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电子类企业: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无线通信工程、遥感测控、射频技术、高速技术、RF设计、EMC设计。查看详情
3.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电子类企业:产品设计、技术支持、产品装配、质量检测、设备维修、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 技术类院校:应用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信息处理和管理。查看详情
4. 柬埔寨语专业
柬埔寨语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亚非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法律(非法学)、文艺学查看详情
5. 塞苏陀语专业
塞苏陀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塞苏陀语是莱索托的通用语。莱索托是非洲南部内陆国家,通用英语和塞苏陀语。赛苏陀语专业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