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开设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字体大小: 特大

一、西藏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西藏没有院校招收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西藏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领域的研究、设计型人才。本专业毕业 生应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的自然和人 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航天 及空间科学和应用领域从事有关天文学与天体力学、深空探测、宇宙和空间环境、空间遥感、卫星 及天文导航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及技术开发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深厚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了解并掌握 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具 有很强的从事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能力,而且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能够成为新 型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 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系统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及基本的实验技能,接受 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

4.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了解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学科研 究的最新理论;

5.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6.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资 料查询、文献检索和阅读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领域由空间物理、空间探测信息处理、行星科学、遥感数字图像处 理、大气科学等知识单元组成。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球科学概论(108学时)、理论力学(54学时)、电动力学(54学时)、宇航技术基础 (36学时)、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36学时)、量子力学(5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72学时)、空 间探测信息处理技术(54学时)。

示例二:地球科学概论(3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光学(54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 学时)、普通天文学(72学时)、信号与系统(54学时)、控制理论基础(72学时)、天体力学(54学 时)。

示例三:天文学(72学时)、天体力学(72学时)、空间环境导论(72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4 学时)、光信息技术(54学时)、光学图像处理(54学时)、光学遥感(54学时)、微波遥感(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通地质学实习、探测技术/遥感/地图学综合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空间物理学实习实验、空间天文学实习实验、空间天气学实习实验、微重力科 学实习实验、空间生命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实习实验、空间探测技术实习实验、卫星与空间站应 用技术实习实验、遥感实习实验、测量与地图学实习实验、空间探测信息处理技术实习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9 地质学类

查看详情

西藏开设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三、2025年开设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

2.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

3.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至2000年划转地方。学校2010年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成为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成为**与四川...

4.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5.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无线电学校,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2. 意大利语专业

意大利语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意大利语专业就业前景:

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10大领域。

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

意大利语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共55个专业,意大利语专业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34位。

意大利语专业就业方向:

意大利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就业岗位:意大利语翻译、外贸业务员、意大利语老师、兼职意大利语翻译、意大利语教师、意大利语客服、意大利语兼职翻译、意大利语编辑、外贸业务员 外贸业务经理 业务拓展经理 区域销售经理、意大利语业务员、意大利语外贸业务员、国际业务员等。

查看详情

3.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交通运输类企业:交通设备设计制造、设备检修、生产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 交通运输类事业单位:交通线路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交通信号处理。查看详情

4. 信息工程专业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 造、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理论 与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以 及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理论,具有信息获取、信 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的相关专业知识;

5.掌握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信息系统进 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 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 创新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初步的经济管理知识和 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了解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工程实践对于客 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9.具有职业发展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电磁场与波、微处理 器与嵌入式系统原理、信息获取与检测技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等数学(170学时)或数学分析(204学时)、线性代数(51学时)、概率统计(51学 时)、离散数学(34学时)、数理方法(51学时)、大学物理(132学时)、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51 学时)、C++程序设计(51学时)、数据结构(68学时)、基本电路理论(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 (51学时)、数字电子技术(51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5学时)、 电磁场与波(68学时)、数字系统仿真VHDL设计(51学时)、通信原理(6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 (51学时)、通信基本电路(68学时)、微波与天线(68学时)、近代信息论(34学时)、雷达原理 (34学时)、平面显示技术(34学时)、无线通信原理与移动网络(68学时)、操作系统(68学时)、 数字图像处理(51学时)。

示例二:高等数学(196学时)、数学分析选讲(30学时)、线性代数(5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 统计(46学时)、场论与复变函数(46学时)、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0学时)、 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 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0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0 学时)、随机信号分析(4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通信原理(60学时)、通信网络基础 (4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理论(76学时)、信号检测与估值(46学时)、离散数学(46学时)、数据 结构与算法分析(54学时)、数据压缩与信源编码(46学时)、无线通信(46学时)、传感技术(30 学时)。

示例三:高等数学(192学时)、线性代数(48学时)、概率论与随机过程(46学时)、大学物理 (128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64学时)、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 64 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频电子线路(48学时)、 通信原理(48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48学时)、现代通信网(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器 原理(64学时)、无线传感器网络(64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

5.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是什么?干什么:地理科学主要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与地理的关系,主要分为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两大类,常见的土地勘探、地图绘制、城乡规划都属于此专业。 关键词:地形 气候 环境 高原查看详情

五、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年各省大学排名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目录 文章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