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国际法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北京没有院校招收国际法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北京国际法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国际法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国际法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国际组织、公安机关、**、检察院、国有企业、外企、律所等查看详情
三、2025年开设国际法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历史源远,弦歌不辍。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
2. 武汉大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
3. 广州大学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
4.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厚德弘毅”的校风。200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量子与统计力学、固体物理、材料学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工艺与设备、钢的热处理等。查看详情
2. 武器发射工程专业
武器发射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军工类单位:武器设计、技术开发、武器测试、自动武器研发、发射技术。查看详情
3. 古典文献学专业
古典文献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古典文献学专业就业方向
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古典文献学专业就业前景
由于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人文学科包括古典文献学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新的研究思路的大量进入,改进或者代替了一些旧有的研究思路。同时,学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吸收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国传统的古典文献学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之后,正在迅速走向世界。古典文献学专业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古籍整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专门人才。
查看详情4. 康复作业治疗专业
康复作业治疗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系统掌握作业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对常见疾病和残疾的康复治疗、评定及预防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实现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例如: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课程体系
《发育障碍作业治疗》《老年疾病作业治疗》《心理社会障碍作业治疗》《治疗性环境与辅助技》等。
就业方向
在各级各类医疗和社会康复机构从事现代与传统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素质康复作业治疗师。
5.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和 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以及相近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 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广博的科学素养、深 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 程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学生主要学习港口航道 与海岸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 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较好的科学素养,获得工程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工程设计与 施工等方面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 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丰富知识,掌握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科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社会发展和 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2.拥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或管理、合作交流等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港口航道及 海岸工程专业(包括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及技术专业)的勘测与设计方法、施工与管理技能以及 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3.了解国家对本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 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开拓创新和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基本能力;
5.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7.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3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工程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程 制图、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水文学、海岸动力学、河流 动力学、混凝土结构学等;工程经济管理知识领域,包括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工程概预算等;港口 航道与海岸工程专门技术知识领域,包括港口工程、航道整治、渠化工程、海岸工程、水运工程施 工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工程测 量(40学时)、工程地质(56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建筑材料(40学时)、土力学与地基(64 学时)、混凝土结构原理(64学时)、工程水文学(40学时)、水力学(96学时)、海岸动力学(32学 时)、港口规划与平面布置(32学时)、港口水工建筑物(72学时)、渠化工程(40学时)、河流动力 学及航道整治(40学时)、水运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48学时)。
示例二:工程制图(80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测量学(32学时)、 工程地质(32学时)、结构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24学时)、土力学(48学时)、钢筋混凝土结 构(56学时)、工程水文学(32学时)、水力学(64学时)、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导论(16学时)、河流 动力学(32学时)、海岸动力学(32学时)、水运工程规划(24学时)、港口水工建筑物(32学时)、 港口装卸工艺(16学时)、水运工程经济(24学时)、渠化工程(24学时)、航道整治(24学时)、水 运工程估价(24学时)、工程项目管理(16学时)、海岸工程(24学时)、河口与海岸演变(16学 时)、水运工程施工(48学时)。
示例三: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4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 程测量(40学时)、工程地质(32学时)、结构力学(72学时)、建筑材料(40学时)、土力学(32学 时)、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48学时)、工程水文(32学时)、水力学(72学时)、河流动力学(32 学时)、海岸动力学(32学时)、港口规划与布置(24学时)、水利工程经济(32学时)、港口水工建 筑物(48学时)、渠化工程学(32学时)、航道整治(32学时)、水运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32学 时)、水运工程施工技术(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实习(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计算机软件应用等)、专业实 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共计不 少于6周,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13—14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海岸动力学实验、港 口航道及海岸工程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2 测绘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