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广东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第1名:华南理工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生物医学工程的高考生展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详解!
一、广东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华南理工大学、第2名:南方医科大学、第3名:深圳大学、第4名:广州医科大学、第5名:南方科技大学、第6名:暨南大学、第7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8名:汕头大学、第9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名:广东医科大学。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广东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A | 2 | 南方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3 | 深圳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4 | 广州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5 | 南方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6 | 暨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7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8 | 汕头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9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10 | 广东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11 | 深圳技术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12 | 广州新华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13 | 深圳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14 | 广东药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15 | 中山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16 | 广东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
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成像》、《医学分析仪器原理》、《医学仪器原理》、《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应用》、《工程生理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医疗器械。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是山东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于山东半岛中部闻名遐迩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学校历史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潍县乐道院设立的乐道院医护学校和潍县美国长老会医院。1951年筹建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1958年改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2023年11月,经**批准,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学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等教育层次齐全。1958年开始本...
2.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
3.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和盐城教育学院;2002年国家级重点中专盐城商业学校并入。学校现有通榆和新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设有文学院、法政学院、**主义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
4. 深圳大学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1983年经**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
5.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动植物检疫专业
动植物检疫专业学习哪些知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农药学基础》、《组织切片技术》、《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卫生检验学》、《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动物检疫、植物检疫。查看详情
3.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工程硕士FAQ查看详情
4. 航海技术专业
航海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船舶航行、货物运输管理、船舶与人员 安全与管理、无线电通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各港航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以及相 关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符合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家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技术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船舶航行、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与人员安全管理和无线电 通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航线设计、船舶操纵与避碰、模拟器及实船训练等的基 本训练,掌握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与营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掌 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能够熟练、正确、规范地运用航海标准用语进行业务表达和交流;
3.具有良好的质量、海洋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 识,了解航海科技发展的现状、热点、重点及发展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航线设计、组织船舶航行和船舶运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保证海上安全营运的实际操作能 力及专业技能;
6.具有创新意识,掌握船舶操纵、导航、货物运输以及通信等基本技术,具备本专业领域科 学研究和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熟悉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和船舶防污染等方面的国际 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服从意识,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 合作的能力;
10.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定急救知识和救护能力,有较强的海上求生能力,应变能力、 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具备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了解国内外历史、地理、宗教、法律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船舶原理基础、电工技术基础、船舶电子技术基础、航路与航法、船舶结构与 设备、船舶信号与通信、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导航与信息系统、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货运、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安全与管理、远洋运输业务、海事法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机械制图(36学时)、(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54学时)、电工学I(36学时)、航海专 业数学(28学时)、船舶原理(54学时)、航海力学(64学时)、船舶货运(72学时)、轮机概论(36 学时)、航海英语会话与评估(36学时)、船艺训练(36学时)、航海英语阅读(64学时)、航海学 (上)(100学时)、航海学(下)(含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38课时)(90学时)、船舶操纵(54 学时)、船舶导航雷达(64学时)、船舶避碰与值班(90学时)、船舶结构与设备(36学时)、船舶安 全管理(54学时)、航海仪器(72学时)、GMDSS通信设备与业务(64学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 学(54学时)、远洋业务与海商法(72学时)。
示例二:工程图学基础(34学时)、航海英语听说(34学时)、电路与电机(34学时)、航海学1 (51学时)、航海力学(43学时)、船舶结构与设备(43学时)、航海学2(51学时)、船舶信号与 VHF通信(34学时)、航海雷达与ARPA(51学时)、航海英语(51学时)、海上货物运输(34学 时)、船舶原理(34学时)、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51学时)、航海通信英语听力与会话(34学时)、 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34学时)、船舶操纵(34学时)、船舶值班与避碰(34学时)、轮机概论 (17学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51学时)、航海仪器(60学时)、船舶安全与管理(34学时)、电 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17学时)、GMDSS通信设备(34学时)、GMDSS通信业务(34学时)、航 海英语阅读(51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证书培训、船舶实习、货物积载与系固、GMDSS设备操作、航线设 计、驾驶台资源管理、航海模拟器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船舶定位、航海仪器使用、电子活力 显示与信息系统、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查看详情5.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学、建筑与土木工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