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24年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以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选矿技术已经国际领先了——地质工程师找到什么贫矿,我都能给你选别出可供冶炼的有用矿物。风险小,压力小,收入却相对较高,怎么说该专业都算是非常非常有前途的。因为矿物大多是固体的,所以比起石油来,运输就显得简单得多。但矿物的种类繁多,并且不同产地的矿物纯度差异较高,所以如何进行矿物加工就成了热门的话题。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就是研究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物加工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矿山选矿厂——在工厂里工作,控制生产指标。工作较为轻松,工资非常客观;科研院所——像北京矿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大型国企科研机构;投资公司——为投资公司提供矿山投资建议;外国大型企业——国内矿山行业发展形式太好了,而国内生产装备总体落后,国外的矿山机械公司看准了中国市场,需要本土员工,待遇很好。
一、本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作经验与薪酬:
本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5年平均薪酬:10600。工作经验 | 薪酬 | 8年工作经验 | 18500 | 5年工作经验 | 10600 | 3年工作经验 | 8600 | 应届生 | 6100 |
---|
二、2025年本科开设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951年,始为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开启内蒙古工程教育先河。1958年,在清华大学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开启本科办学新篇章。1983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1984年,在国家第二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校获得硕士...
2.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
3.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1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现有呈贡、莲华、新迎、嵩明四个校区,占地3915亩(不含嵩明校区),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
4.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
5.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筹建,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入选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厅市共建高校,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
三、2025年本科专业查询排行榜
1. 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2.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企业单位:空中乘务员、飞机机电管理员、安检员、机务人员等。 查看详情
3. 司法警察学专业
司法警察学专业学习哪些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法律文书》、《计算机技术》、《刑法学》、《射击技术》、《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查看详情
4.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清洁再生能源,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当务之急,这使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水利水电工程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设计、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营销和教学等工作。可在土木建筑、交通和市政工程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如:业主单位,譬如三峡开发总公司、二滩水电开发公司等。这些单位就是水电工程的投资单位。所以这些单位的待遇相对较好。工作轻松。但是同样是在工程现场或者是在水电站。设计单位,众多水电设计院。这些单位由于近几年水电开发高潮,项目较多,待遇不错。监理单位,由于水电项目的特殊性 国家强制规定必须要有监理。 监理单位的人也是常年呆在工地,但是工作相当施工单位较轻松。施工单位,各水电工程局等 施工单位也是大部分水工专业毕业生去的单位,但是这个工种的工作任务较重待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是处在水电建设的第一线,接触到很多工程实践,很容易积累大量经验。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现在正处在新一轮的水电开发高潮中,可以说,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所以水工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属于紧缺型的,但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这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非常紧密关系。一般来说,水电都是在高山峡谷中,人迹罕至,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水电工程远离城市,工作枯燥,而且作为水电建设者,基本上休假得不到保证,常年在工地,时间长了真的会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所以,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到满意舒适的工作不是很容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水利类,其中水利类共5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水利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 68位。 据统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杭州、武汉、昆明、重庆、厦门、福州,平均薪酬在5244元。
查看详情5. 机电技术教育专业
机电技术教育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机械学科教学论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