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有28所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九江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井冈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赣南科技学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赣东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南昌交通学院、南昌工学院。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江西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九江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 2 | 江西财经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江西理工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江西师范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 | 华东交通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 | 东华理工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7 | 赣南师范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8 | 南昌工程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9 | 江西农业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0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2 | 井冈山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3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4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5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6 |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7 | 赣南科技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8 | 江西服装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9 | 江西科技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省级特色专业 | 20 |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1 | 上饶师范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2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3 |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4 | 赣东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5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6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7 | 南昌交通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8 | 南昌工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涉外贸易类企业:对外贸易、贸易经济、市场营销、涉外谈判、进出口业务; 政府、事业类单位:外贸管理。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北外是**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发展为**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
3.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
4.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重新确认,2018年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自2014年迁建桐庐以来,继承和发扬了浙江工商大学“诚毅勤朴”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学院坚持“应用型、创新...
5.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乳品工程专业
乳品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乳品化学、乳品机械设备、乳品微生物学、液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固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原料奶生产技术、乳品工厂设计、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商业经济学、乳品分析等。查看详情
2. 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 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2.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4.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具有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
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9.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0.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11.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
12.具有创新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 理念;
13.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4.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15.具有尊重他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6.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 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一定量的教学实践(临床见习)以及不少于40周的毕业实习,以 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护理实践技能训练。实习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妇产科、儿科、 急诊科、精神科等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保健机构。此外,安排一定时间的科研训练以培养学生基 本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个案报告、综述、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
在学习期间,还应安排一定量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基础医学实验和护理学专业技能实践两部分,主要有人体形态与机能实 验(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免疫等)、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健康评估技能实践以及内 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精神科和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技能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查看详情4. 马来语专业
马来语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基础马来语言、高级马来语语言、报刊选读、视听、口语、马来语言写作、翻译佤实践、马来语语言理论、马来语语言学概论、马来语相应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等 。查看详情
5. 核物理专业
核物理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核物理学、核科学与核技术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教 学、新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 核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具备在核物理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技 术,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 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和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本 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的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掌握其他 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4.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活动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 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核物理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相关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 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原子核结构衰变 及反应、核分析技术与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普通物理学(192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电动 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208学时)、原子核物理(64学时)、核物理实验方法(48学 时)、核电子学(48学时)、核技术及应用等(64学时)、计算物理(48学时)、工程技术基础(机械 原理与制图、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共14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核物理实验、核电子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703 化学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