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福建没有院校招收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福建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 260601
专业名称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职业面向
面向飞机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航空产品装配与调试人员等 职业,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智能装备与产线集成应用、运行维护、数字化装配、航空 零部件加工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航空零部件制造、智 能制造、飞机装配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航空智能制造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装 备与产线集成应用与运维、数字化装配等能力, 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航 空智能制造相关领域设计、管理、应用、操作、维护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等适应产业数字 化发展需求的能力;
2. 具有软件开发、传感器应用与检测技术、控制技术等智能制造系统应用与运维 的能力;
3. 具有产品全周期成本分析、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等生产管理的能力;
4. 具有数控加工、航空钣金成型、复合材料成型等航空零部件制造工艺编制及较 复杂零部件加工的能力;
5. 具有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与制造及数字化装配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应用能力;
6. 具有工艺方案优化、生产过程监控、解决岗位现场较复杂问题、实施现场管理 的能力;
7. 具有参与制订技术规程与技术方案,从事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 的能力;
8.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航空材料、飞机结构、智能制造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 智能工厂仿真、航空智能制造产线集成与应用、智能生产管理与控 制、航空装备制造产线运行与维护、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航空钣金成型工艺、飞机复 合材料成型工艺、飞机工装设计与制造、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航空智能制造装备工程。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 在校内外进行数控加工、航空智能制造、 航空钣金成型等实训。在符合条件的航空零部件制造、装配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航空柔性加工生产线管控与操作、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智 能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领域举例: 航空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
接续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举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械制造 及其自动化
查看详情
三、2025年开设航空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毗邻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2. 新材料与应用技术专业
新材料与应用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 230602
专业名称 新材料与应用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职业面向
面向新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技 术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化学化工基础、新材 料合成制备、智能化生产设备操作维护、工艺设计与生产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 识,具备新材料分析表征、开发与转化、品质控制、应用验证与评估等能力,具有工匠 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新材料绿色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管理、检测与品质管理、应 用支持、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及材料物性特性与微观结构分析的能力;
2. 具有安全操作智能化生产设备与搭建绿色材料试验线的能力;
3. 具有新材料生产计划与现场管理、进度管控与清洁生产的能力;
4. 具有新材料产品质控、产品认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能力;
5. 具有新材料成本、性能与环保的验证、评估、制程提升的能力;
6. 具有化工新材料合成制备等创新关键技术与生产转化的能力;
7. 具有分析解决新材料研发中的技术和工程问题的能力;
8. 具有持续收集、分析与学习国际化新材料信息与技术的能力;
9. 具有本专业领域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法律法规意识;
10.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 化工新材料合成与制备、新材料绿色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益生产管 理、新材料分析检测、新材料标准化与品质控制、化工新材料配方与工艺设计、新材料 应用验证与评估、新材料安全与环保、新材料专业英语。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化学基础技能、新材料微 观形貌与结构分析表征、高分子新材料合成与制备、化工新材料配方设计、复合新材料 应用验证与评估等实训。在化工新材料检测机构、新材料智能化生产制造企业、新材料 创新研发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领域举例: 材料与化工
接续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举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查看详情3. 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专业
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 300102
专业名称 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职业面向
面向动车组制修师、铁路车辆制修工、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轨道列车司机、铁 道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动车组构造、作用原理等知 识,具备动车组零部件产品开发、制造,动车组各系统组装调试,监控处理动车组运行 状态,故障处理等能力, 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动车组入厂(库)检修、 动车组运行保障、动车组乘务及故障处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设备、检修装备操作系统理论知识, 具备生产现场安全、 操作安全、用电安全知识的编制能力;
2. 具有动车组结构及设计,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作用原理及有关使用维护工艺 编制的能力;
3. 具有高速铁路动车组及主要零部件制造、检测、装配、试验、质量检查、 验收 的能力;
4. 具有高速铁路动车组制造检修制度、运用管理规章的制订能力; 5. 具有编制制造及检修工艺,工装工具研发、改造及设计的能力;
6. 具备绿色生产、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 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7. 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8.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结协作能力;
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与 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 技术、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 动车组结构与原理 、动车组牵 引传动及控制、动车组制动系 统、 动车组辅助电气系统、动车组车内环境控制系统、动车组网络控制技术、动车组制造及 检修工艺、动车组运用与管理、动车组司机规章与运用。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 在校内外进行动车组专业知识技能实训, 动车组机械零件强度试验及检修,动车组牵引系统组装调试,动车组制动系统组装调试 及故障查找、处理等实训。在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具备先进智能检测设 备及实训设施的校外动车组制造企业、动车段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领域举例: 交通运输、机械
接续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举例: 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查看详情5. 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专业
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 210102
专业名称 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职业面向
面向农业技术员等职业,作物生产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检测、作物育种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土壤肥料、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知识,具备作物种植、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品质改良、农产品检测、作物育种、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
2. 具有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诊断鉴定、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能力;
3. 具有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贮藏与加工的能力;
4. 具有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及品牌打造的能力;
5. 具有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的能力;
6. 具有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及环境调控技术改良作物品质的能力;
7. 具有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8.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生物化学、农业微生物、土壤与肥料、分子生物技术、植物遗传基础、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技术、作物育种技术、种子种苗生产技术、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设施农业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智慧农作技术、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作物生产、作物育种、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产品质量检测、智慧农作等实训。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中型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经营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领域举例: 农艺与种业
接续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举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