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河北火灾勘查专业第1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火灾勘查的高考生展示,火灾勘查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火灾勘查专业详解!
一、河北火灾勘查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二、火灾勘查专业河北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火灾勘查 |
---|
三、火灾勘查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火灾勘查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083107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火灾学、防火工程与技术、火灾证据学、火灾专案调查、火场图像技术、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火灾现场勘查、火灾刑事案件侦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公安消防部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从事火灾事故调查和刑事办案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火灾勘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观察和分析实际火灾现场的能力以及火灾事故调查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火灾调查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火灾调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3.熟悉火灾调查的主要法律依据,火灾发生、蔓延的规律,火灾现场形成的基本规律;4.掌握火灾现场勘查、现场询问、火灾损失核定、火灾原因分析认定、火灾责任分析认定和典型火灾事故调查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查看详情四、2025年开设火灾勘查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
2.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雁路4号,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学院前身是1978年9月成立的黑龙江省武装森林警察总队教导队,历经武警森林警察学校、武警森林学校、武警森林指挥学校、武警警种指挥学院、武警警种学院五个发展时期;2018年9月,按照**跨军地改革决策部署,整合消防、森林院校力量和资源,以原武警警种学院为基础更名组建,并于同年12月挂牌成立。学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高等院校,是国家...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蒙古语专业
蒙古语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基础蒙古语言、高级蒙古语语言、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蒙古语言写作、翻译佤实践、蒙古语语言理论、蒙古语语言学概论、蒙古语相应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蒙古语相应国家情等。查看详情
2. 马达加斯加语专业
马达加斯加语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外事、外贸类企事业:马达加斯加语翻译、国际商贸。查看详情
3. 祖鲁语专业
祖鲁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祖鲁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祖鲁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对象国历史、社会、文化、 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 生熟练掌握祖鲁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 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祖鲁语、高级祖鲁语、祖鲁语视听说、祖鲁语写作、祖鲁语口语、祖鲁语语法、 祖鲁语汉语互译、南非文学史、祖鲁文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4. 农艺教育专业
农艺教育专业学习哪些知识:《生物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园艺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查看详情
5.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领域的研究、设计型人才。本专业毕业 生应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的自然和人 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航天 及空间科学和应用领域从事有关天文学与天体力学、深空探测、宇宙和空间环境、空间遥感、卫星 及天文导航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及技术开发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深厚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了解并掌握 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具 有很强的从事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能力,而且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能够成为新 型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 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系统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及基本的实验技能,接受 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
4.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了解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学科研 究的最新理论;
5.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6.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资 料查询、文献检索和阅读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领域由空间物理、空间探测信息处理、行星科学、遥感数字图像处 理、大气科学等知识单元组成。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球科学概论(108学时)、理论力学(54学时)、电动力学(54学时)、宇航技术基础 (36学时)、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36学时)、量子力学(5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72学时)、空 间探测信息处理技术(54学时)。
示例二:地球科学概论(3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光学(54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 学时)、普通天文学(72学时)、信号与系统(54学时)、控制理论基础(72学时)、天体力学(54学 时)。
示例三:天文学(72学时)、天体力学(72学时)、空间环境导论(72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4 学时)、光信息技术(54学时)、光学图像处理(54学时)、光学遥感(54学时)、微波遥感(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通地质学实习、探测技术/遥感/地图学综合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空间物理学实习实验、空间天文学实习实验、空间天气学实习实验、微重力科 学实习实验、空间生命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实习实验、空间探测技术实习实验、卫星与空间站应 用技术实习实验、遥感实习实验、测量与地图学实习实验、空间探测信息处理技术实习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9 地质学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