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科学本科专业代码是什么?
答:本科专业代码是:120101。
二、管理科学专业属于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层次:本科
专业代码:120101
学制:五年,四年
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2025年本科开设管理科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转**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奔腾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 中原大地,苍苍莽莽,负载着华夏儿女不灭的希望。 黄河之滨,中原腹地,一座现代化高等军事学府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崛起。 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直属总参谋部领导,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军事院校,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信...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历史源远,弦歌不辍。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
4.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
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是工学见长,管理学和艺术学特色鲜明,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2017年被列为上海市博士学位授予单...
四、2025年本科专业查询排行榜
1. 移民管理专业
移民管理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该专业主要为公安机关培养从事国籍管理、签证管理、外国人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难民管理、移民管理执法办案、移民领域国际合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
课程体系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边防公安法规》、《公安学概论》、《治安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国籍管理、签证管理、外国人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难民管理、移民管理执法办案、移民领域国际合作等。
2.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气象灾害产生的机理和自然规律、衍生灾害的探测、预警和减灾,培养能在极端天气预警、极端天气次生灾害处理、雷电科学与防护工程、空间天气灾害与预报等各相关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例如:在地质、气象、交通、铁路、国家电网、石化、移动、矿产等相关部门、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防灾减灾的工作。
课程体系
《雷电原理》、《建筑防雷技术》、《雷电预警》、《雷电探测技术》、《大气物理学》、《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评估》、《气象衍生灾害预报机制》、《天气学》、《雷达气象学》、《太阳物理学》、《磁层与电离层物理学》、《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与防护》。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防灾减灾。
3. 全球健康学专业
全球健康学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代码:100405TK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全球健康概论、基础医学概论、公共卫生概论、心理学、全球文化概论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全球健康的基本理论、基础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善于沟通协调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具有良好的国际化合作和交流能力,能承担全球健康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评估、国际卫生资源整合和全球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全球健康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全球健康学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国际化合作和交流能力,能承担全球健康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评估、国际卫生资源整合和全球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全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全球健康学基本技能;3.具有对卫生问题的初步处理能力;4.具有具有良好的国际化合作和交流能力;5.熟悉全球健康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查看详情4. 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5. 芬兰语专业
芬兰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芬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芬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芬兰的历史、社会、文化、 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 生熟练掌握芬兰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 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芬兰语、高级芬兰语、芬兰语视听说、芬汉互译、芬兰语语法、芬兰文学、芬兰 社会与文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