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上海物理学专业第1名:复旦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物理学的高考生展示,物理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物理学专业详解!
一、上海物理学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复旦大学、第2名:上海交通大学、第3名:华东师范大学、第4名:上海科技大学、第5名:上海师范大学、第6名:上海纽约大学。
二、物理学专业上海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复旦大学 | 物理学 | A+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物理学 | A | 3 | 华东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4 | 上海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B+ | 5 | 上海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6 | 上海纽约大学 | 物理学 | B |
---|
三、物理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物理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物理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清时期的晋阳书院、三立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学校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译书院,是中国近代大学创办的第二所译书院,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大学名宿云集,人才辈出。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山西大学辗转多地...
2. 三明学院
三明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福建省三明市,这里是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故里,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新中国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中国绿都”,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实践地。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是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12月12日正式开学的全...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
4. 井冈山大学
井冈山大学位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江西省吉安市。学校现有青原、吉福、长岗3个校区,校园面积2458.7亩,校舍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2余亿元,图书馆藏书214万余册。学校设15个教学学院(部)和3个管理型学院;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50个,职教本科招生专业3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
5.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学习哪些知识:《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田间技术》、《植物育种原理》、《种子学》等。查看详情
2. 整合科学专业
整合科学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微积分与力学》、《定量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定量细胞生物学》、《整合热力学》、《整合化学动力学》、《电磁学》、《概率统计》、《量子力学与光谱基础》等查看详情
3. 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物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查看详情
4. 采购管理专业
采购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查看详情
5. 阿拉伯语专业
阿拉伯语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阿拉伯语专业就业方向
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阿拉伯语专业就业前景
小语种人才需求量的逐渐旺盛,以及就业前景的相对看好,使得小语种培训热潮持续走高。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在沪举行的国际性活动的不断增加,小语种人才的市场需求缺口十分巨大。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将目标投向了小语种,以期拓展求职和发展空间。专家建议,有意学习小语种的人士,在选择语种时需谨慎考虑,以免学而无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