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全国物理学专业第1名:北京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物理学的高考生展示,物理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物理学专业详解!
一、全国物理学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北京大学、第2名:清华大学、第3名:复旦大学、第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5名:南京大学、第6名:上海交通大学、第7名:北京师范大学、第8名:南开大学、第9名:浙江大学、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
二、物理学专业全国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北京大学 | 物理学 | A+ | 2 | 清华大学 | 物理学 | A+ | 3 | 复旦大学 | 物理学 | A+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物理学 | A+ | 5 | 南京大学 | 物理学 | A+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物理学 | A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8 | 南开大学 | 物理学 | A | 9 | 浙江大学 | 物理学 | A | 10 | 华中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A | 11 | 吉林大学 | 物理学 | A | 12 | 武汉大学 | 物理学 | A | 13 | 南方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A | 14 | 华东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15 | 山东大学 | 物理学 | A | 16 | 中国人民大学 | 物理学 | A | 17 | 厦门大学 | 物理学 | A | 18 | 东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19 | 苏州大学 | 物理学 | A | 20 | 西安交通大学 | 物理学 | A | 21 | 兰州大学 | 物理学 | A | 22 | 山西大学 | 物理学 | A | 23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24 | 四川大学 | 物理学 | A | 25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26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27 | 南京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A | 28 | 郑州大学 | 物理学 | B+ | 2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物理学 | B+ | 30 | 西北大学 | 物理学 | B+ | 31 | 东南大学 | 物理学 | B+ | 32 | 福建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33 | 湖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34 | 西南大学 | 物理学 | B+ | 35 | 上海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B+ | 36 | 内蒙古大学 | 物理学 | B+ | 37 | 山东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38 | 浙江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39 | 深圳大学 | 物理学 | B+ | 40 | 湘潭大学 | 物理学 | B+ | 41 | 河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42 | 江苏大学 | 物理学 | B+ | 43 | 广西大学 | 物理学 | B+ | 44 | 宁波大学 | 物理学 | B+ | 45 | 云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46 | 上海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47 | 扬州大学 | 物理学 | B+ | 48 | 云南大学 | 物理学 | B+ | 49 | 河南大学 | 物理学 | B+ | 50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51 | 曲阜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52 | 广州大学 | 物理学 | B+ | 53 | 杭州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54 | 中国海洋大学 | 物理学 | B+ | 55 | 西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56 | 湖北大学 | 物理学 | B | 57 | 安徽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58 | 广西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59 | 辽宁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60 | 济南大学 | 物理学 | B | 61 | 四川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62 | 天津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6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物理学 | B | 64 | 辽宁大学 | 物理学 | B | 65 | 青岛大学 | 物理学 | B | 66 | 温州大学 | 物理学 | B | 67 | 江西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68 | 吉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69 | 长沙理工大学 | 物理学 | B | 70 | 延边大学 | 物理学 | B | 71 | 鲁东大学 | 物理学 | B | 72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73 | 新疆大学 | 物理学 | B | 74 | 河北大学 | 物理学 | B | 75 | 山西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76 | 长江大学 | 物理学 | B | 77 | 江苏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78 | 海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79 | 信阳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80 | 贵州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81 | 湖南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B | 82 | 沈阳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83 | 渤海大学 | 物理学 | B | 84 | 苏州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B | 85 | 上海纽约大学 | 物理学 | B | 86 | 西藏大学 | 物理学 | B | 87 | 东北林业大学 | 物理学 | B | 88 | 陕西理工大学 | 物理学 | B | 89 | 长春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90 | 南通大学 | 物理学 | B | 91 | 延安大学 | 物理学 | B | 92 | 淮阴师范学院 | 物理学 | B | 93 | 淮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94 | 东华理工大学 | 物理学 | B | 95 | 赣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96 | 阜阳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97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学 | B | 98 | 青海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B | 99 | 黑龙江大学 | 物理学 | B | 100 | 北华大学 | 物理学 | B |
---|
三、物理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物理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物理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泰山学院
泰山学院于1958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2002年**批复举办本科教育,2012年转变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山东省19所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山东省首批具有公费师范生招生资格的9所高校之一。2012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
2.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95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
3.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是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文理学院举办、**确认的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专项检查验收。学院位于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桃花源里的城市”---湖南省常德市,校园占地面积496亩,建筑面积13.6万余平米。学院设有文学与社会科学系、工程与技术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与体育系五个教...
4. 广西民族大学
学校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创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2月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6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2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校是国...
5. 鞍山师范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位于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乡和祖国钢铁之都的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辽宁省鞍山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3年升格为本科,2004年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3年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2019年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秉...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哈萨克语专业
哈萨克语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外事、外贸类企事业:哈萨克语翻译、国际商贸。查看详情
2.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学习哪些知识:《比较政治学》、《全球关系认识》、《国际政治经济》、《国际组织》、《资本主义的起源》、《中国与世界》、《发展政治学》、《当代欧洲形成》、《欧盟组织》、《全球关系课题》查看详情
3. 航海技术专业
航海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船舶航行、货物运输管理、船舶与人员 安全与管理、无线电通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各港航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以及相 关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符合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家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技术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船舶航行、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与人员安全管理和无线电 通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航线设计、船舶操纵与避碰、模拟器及实船训练等的基 本训练,掌握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与营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掌 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能够熟练、正确、规范地运用航海标准用语进行业务表达和交流;
3.具有良好的质量、海洋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 识,了解航海科技发展的现状、热点、重点及发展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航线设计、组织船舶航行和船舶运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保证海上安全营运的实际操作能 力及专业技能;
6.具有创新意识,掌握船舶操纵、导航、货物运输以及通信等基本技术,具备本专业领域科 学研究和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熟悉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和船舶防污染等方面的国际 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服从意识,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 合作的能力;
10.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定急救知识和救护能力,有较强的海上求生能力,应变能力、 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具备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了解国内外历史、地理、宗教、法律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船舶原理基础、电工技术基础、船舶电子技术基础、航路与航法、船舶结构与 设备、船舶信号与通信、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导航与信息系统、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货运、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安全与管理、远洋运输业务、海事法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机械制图(36学时)、(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54学时)、电工学I(36学时)、航海专 业数学(28学时)、船舶原理(54学时)、航海力学(64学时)、船舶货运(72学时)、轮机概论(36 学时)、航海英语会话与评估(36学时)、船艺训练(36学时)、航海英语阅读(64学时)、航海学 (上)(100学时)、航海学(下)(含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38课时)(90学时)、船舶操纵(54 学时)、船舶导航雷达(64学时)、船舶避碰与值班(90学时)、船舶结构与设备(36学时)、船舶安 全管理(54学时)、航海仪器(72学时)、GMDSS通信设备与业务(64学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 学(54学时)、远洋业务与海商法(72学时)。
示例二:工程图学基础(34学时)、航海英语听说(34学时)、电路与电机(34学时)、航海学1 (51学时)、航海力学(43学时)、船舶结构与设备(43学时)、航海学2(51学时)、船舶信号与 VHF通信(34学时)、航海雷达与ARPA(51学时)、航海英语(51学时)、海上货物运输(34学 时)、船舶原理(34学时)、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51学时)、航海通信英语听力与会话(34学时)、 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34学时)、船舶操纵(34学时)、船舶值班与避碰(34学时)、轮机概论 (17学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51学时)、航海仪器(60学时)、船舶安全与管理(34学时)、电 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17学时)、GMDSS通信设备(34学时)、GMDSS通信业务(34学时)、航 海英语阅读(51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证书培训、船舶实习、货物积载与系固、GMDSS设备操作、航线设 计、驾驶台资源管理、航海模拟器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船舶定位、航海仪器使用、电子活力 显示与信息系统、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查看详情4.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艺术设计、艺术、教育、设计学查看详情
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学生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