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有9所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衡阳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湖南警察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湖南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湖南科技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2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3 | 衡阳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4 | 长沙师范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5 | 湖南农业大学 | 应用心理学 | 6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7 | 湖南警察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8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9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应用心理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中小学、高校: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职业规划师; 公安类单位:公务员、心理咨询师、犯罪心理学家; 各类企业:心理分析、人才测评、职业评估、释压疏导; 医院和诊所:心理医生。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
2.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是**直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
3.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多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江泽民、胡**、**接见过...
4.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1993年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 百十余年来,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入...
5. 楚雄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批准成立。学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师范教育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距云南省会昆明100余公里,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学校“民族学”入选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园林专业
园林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园林类企业:园林规划、园林建设、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园林养护; 政府、事业类单位:城市绿化、道路景观设计。查看详情
2. 马其顿语专业
马其顿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马其顿语主要研究马其顿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马其顿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马其顿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马其顿语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等。马其顿语是马其顿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主要分布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的马其顿及其周边地区。
课程体系
《基础马其顿语》、《高级马其顿语》、《马其顿语泛读》、《马其顿语语法》、《马其顿语视听》、《马其顿语口语》、《马其顿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马其顿语报刊选读》、《马其顿概况》。
就业方向
外事、外贸类企事业:马其顿语翻译、国际商贸。
3. 表演专业
表演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影视制作类企业:影视表演; 文艺团体:舞台剧表演、话剧表演。查看详情
4.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5.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设施农业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生物环境工程、城乡建设与 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工厂化高效农业系统、可再生能源开发 与利用和城乡规划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环境调控技术装备研究 与开发以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可再生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业建筑工程及环境 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构造设计、建筑结构设 计、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设施环境工程设计、新能源工程设计、城乡建设规划设计以及 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掌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施农业工程及环境工程的设计、 规划、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及相近专业的基础知识;
2.掌握农业建筑、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知识;
3.掌握建筑工程CAD的设计方法;
4.了解本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及手册使用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农业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建筑制图、工程力学、城乡与区域规划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农业生物环境原 理、设施农业工程工艺、新能源工程、农业建筑设计、生物环境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温室工程拆装实践、专业制图实践、金工实习、建筑工 程测量实习、专业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建筑材料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热工基础实验、农业 生物环境原理实验、生物环境因素测试技术实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