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广西没有院校招收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广西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习哪些知识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动物遗传育种学》、《淡水养殖》、《动物繁殖学》、《动物普通病学》、《动物微生物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毛皮动物饲养学》、《配合饲料生产学》、《野生动物管理学》、《野生动物生态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经济动物。查看详情
三、2025年开设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
2.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和盐城教育学院;2002年国家级重点中专盐城商业学校并入。学校现有通榆和新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设有文学院、法政学院、**主义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
3.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是**直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
4.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
5.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林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林...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射频电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软件技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微波技术基础、天线原理等。查看详情
2.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 查看详情
3.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可在各级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及教学等部门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查看详情
4.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平台课、飞行器设计系统工程、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飞行器维修性设计与验证、可靠性试验技术等。查看详情
5. 生物信息学专业
生物信息学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技 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能在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 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基础、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 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信息处理和技术研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生物学和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
4.具有运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药等实际问题的初 步能力;
5.熟悉生物信息学相关科技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计算机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生物信息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 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生物信息学(48学时)、序列与基因组分析(32学 时)、蛋白质组学(32学时)、系统生物学(32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 学时)等。
示例二: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与进化(56学时)、生物化学 (48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数据库原理(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Perl程序设计 (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数据结构(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学(理 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信息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因组学(40学 时)、蛋白质组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生物信息程序设计(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 24学时)等。
示例三:动物学(48学时)、植物学(5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生物化学(88学时)、遗 传学(64学时)、生物统计学(56学时)、UNIX/LINUX(48学时)、分子生物学(64学时)、数据库 技术(64学时)、基因工程(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信息及数据处理实践、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学数据库及实验、计算机网络 技术与应用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