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工程物理专业的大学有0所:
答:2025年 辽宁没有院校招收工程物理专业的学生, 因此暂无辽宁工程物理专业的排名数据。
二、工程物理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工程物理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辐射物理、加速器物理、辐射探测、核信号处理、粒子信息分析及 核技术应用等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射线分析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 和管理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核物理、加速器物理、辐射探测、核电子学、信号处理、数字技 术、辐射防护、核技术应用的基础理论,接受核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训练,掌握辐射测量、核分析、 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需求;
3.了解本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法则,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通过较系统的专业实验和实践训练,较好掌握工程技术分析、应用系统开发及计算机应 用能力,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核物理、量子力学、统计力学、加速器物理、辐射探测、核电子学、信号处理、粒 子信息获取与处理、辐射防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夏季学期。
主要专业实验:核物理实验、辐射探测实验、核电子学实验、核数据获取处理实验、辐射防护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三、2025年开设工程物理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
2. 火箭军工程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距市中心约20公里,是我国唯一一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是全国全军重点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下设3个学院(理学院、初级指挥学院、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7个专业系、2个研究生管理大队和若干学员旅。 我校原是一所为地面炮兵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院校。1951年1月,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
3.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
四、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波兰语专业
波兰语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基础波兰语》、《高级波兰语》、《波兰语阅读》、《波兰语视听说》、《波兰语语法》、《波兰语口语》、《波兰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波兰语报刊选读》、《波兰概况》查看详情
2. 中医学专业
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查看详情
3. 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
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计算机制图》、《测量学》、《建筑材料》、《土力学》、《水力学》、《水文学原理与应用》、《水工建筑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查看详情
4.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传感 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 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遥感传感器原理、遥感对地观测机理、遥感数据分析处理和 遥感技术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遥感传感器集成、遥感野外数据采集、遥感影像判读 与解译、遥感专题制图、航空航天测绘、数据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遥感应用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基 本训练,掌握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地形测绘、专题信息提取及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数学、物理、地理、电子、计算机、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 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传感器的集成、遥感对地观测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的应用等 技术;
3.具有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 务的初步能力;
4.熟悉测绘、遥感、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领域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 略等有关政策与法规;
5.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技术文献,具有 一定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物体几何与辐射特性、电磁波及其大气 传输、卫星轨道与遥感平台、传感器成像机理、影像获取与传输、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地理空间 信息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5学时)、遥感物理基础(3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72学 时)、数字图像处理(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54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用(45学时)、航空与航天数据获取(45学时);成像传感器原 理(72学时)、微波遥感(36学时)、遥感应用模型(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72学时)、近景摄影 测量(45学时)、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36学时);空间数据库(54学时)、空间分析(45学 时)、网络GIS(54学时)。
示例二:地图学(56学时)、遥感原理及应用(40学时)、摄影测量学(40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48学时)、遥感解译与制图(32学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24 学时)、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40学时)、微波遥感(40学时)、普通地质学(32学时)、自然地 理与地质学(40学时)、地质遥感(32学时)、国土资源遥感(32学时)、遥感应用模型(48学时)。
示例三:遥感原理与方法(54学时)、微波遥感(36学时)、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36 学时)、数字摄影测量(45学时)、GIS原理(45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5学时)、大气物理与大 气探测(45学时)、地学数理方法(45学时)、人文地理(45学时)、自然地理(45学时)、遥感地学 分析(36学时)、大气遥感(45学时)、雷达与卫星气象学(45学时)、3S气象应用(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综合实习、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习、传感器原理课程实习、遥感 影像判读与解译实习、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定量遥感基础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 习、遥感专题图制作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地物光谱及相关数据的野外采集、数据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航空航天 测绘产品生产、遥感应用综合实践设计与实现、生产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5. 公安**专业
公安**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公安**专业着重培养能在综合管理、**、法制工作、后勤保障等部门从事管理、法制工作和在公安业务部门从事警务指挥、组织管理、信息调研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
《政治学》、《管理学》、《公安管理学》、《公安决策学》、《公安指挥学》、《公安政工学》、《警察人力资源管理》、《警察组织行为学》、《公安信息系统管理》、《警察公共关系》等。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警务指挥、组织管理、信息调研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