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 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 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 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技能、 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 解决工程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 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基础知识,掌 握一定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社科知识;
3.掌握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泵与泵站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 工和水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
5.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较熟练 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 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进行本专业相关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熟悉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 文件要求;
7.了解应对水危机与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知识;
8.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和适应本专业职业发展的学习 能力;
9.具有立足于本专业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10.具有一定的组织、沟通、协调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知识领域: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术基础、水质控制、水的采集和输送、水系统设备仪表 与控制、水工程建设与运营。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水分析化学(64学时)、水微生物学(48学时)、水文学(24学时)、水文地质学( 24 学时)、水工艺与工程概论(双语20学时)、水质工程学(136学时)、水泵与水泵站(28学时)、水 资源利用与保护(30学时)、给水排水管网系统(52学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36学时)、水工艺 仪表与控制(24学时)、水工程施工(30学时)、水工程经济(30学时)。
示例二:水分析化学(64学时)、水处理生物学(56学时)、工程力学(72学时)、水力学( 64 学时)、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48学时)、土建工程基础(40学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16学 时)、水质工程学(136学时)、泵与泵站(32学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给水排水管网 系统(56学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56学时)、水工艺设备基础(32学时)、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 制(24学时)、水工程施工(32学时)、水工程经济(32学时)。
示例三:水分析化学(32学时)、水处理生物学(24学时)、工程力学(72学时)、水力学(72 学时)、水文学(24学时)、水文地质学(24学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24学时)、水质工程学 (96学时)、泵与泵站(32学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8学时)、建 筑给水排水工程(48学时)、水工艺设备基础(32学时)、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24学时)、水工 程施工(32学时)、水工程经济(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要专业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微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等;
(2)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3)设计(论文):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2025年本科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北京建筑大学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9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9万册、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9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各...
2.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是**同志亲自命名、**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荐院校、“优师计划”地方专项培养院校。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7月,中共**两次会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首任...
3.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
4.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骊山脚下,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现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办学溯源于1912年创办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为西北纺织工学院...
5.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为特色优势,工、管、艺、理、文、经、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5年,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河南省管理,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学校设有纺织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机电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服装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三、2025年本科专业查询排行榜
2.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查看详情
3. 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
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企事业单位:编辑、报告、宣传、文秘等 学校:中小学及高校教学、研究生科研查看详情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等。查看详情
5.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企业单位:空中乘务员、飞机机电管理员、安检员、机务人员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