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些大学开设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字体大小: 特大

一、安徽有1所院校开设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安徽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特色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三、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目前,由于与力学及应用力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渐旺,其中就包括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受此影响,国内各开设理论及应用力学专业的高校,该专业的就业率普遍有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本专业工作的性质决定,需求总量仍然不大。因此,目前,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跳转到其它专业的工作去发展。但是,长远看,理论与应用力学的就业前景还是令人乐观的,目前,国内开设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高校数量有限。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再加上需求的增长以及待遇的提高,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会得到很大改善,工作满意度也会有大的提高。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领域的设计、施工、开发、研究、教学、管理等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如机械、土建、交通、材料、能源、水利、化工、航空航天等工业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实验研究、工程管理等工作。能够在科研机构,包括在航空航天研究所、水利设计院、建筑设计院、金属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院所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能够在高等院校和中等专科学校从事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查看详情

安徽哪些大学开设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四、2025年开设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

2.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

3.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22年2月14日,**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

4.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1978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院校,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河北省唯一以培养土木建筑类专业人才为主的公办普通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和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高校。 学校坐落于冬奥名城张家口市,占地面积81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9人,副高级职称241人,博士58...

5.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建校时期,青云发轫。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悉心关怀,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任弼时、张太雷、恽代英、邵力子、陈望道、田汉等贤...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武器发射工程专业

武器发射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器发射系统总体、战斗载荷发射和飞行控制技术以及民用工程 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 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方面工作,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和管 理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器系统及其发射、运载、飞行控制以及民用机械工程与自 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及工程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武器发射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试验检测方面的基 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2.掌握力学、工程热物理、机械学、控制科学和系统工程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武器系统发射工程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产品研制技术;

4.具有使用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当代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有武器发射专业试验以及应对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初步能力;

10.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 能力。

主干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工程热物理、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传热、武器总体、武器发射、飞行与控制、测试 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飞行器系统概论(48学时)、流体力学基础(32学时)、结构力学(48学时)、发射系 统设计I(48学时)、发射动力学(48学时)、燃气射流动力学(32学时)、计算流体力学基础(32 学时)、测试技术(48学时)、振动基础(48学时)、机电系统设计(48学时)、高等计算力学(32学 时)、弹射内弹道学(32学时)、发射系统设计Ⅱ(32学时)、虚拟飞行技术基础(32学时)、系统工 程导论(48学时)、可靠性工程(32学时)。

示例二:武器专业课程设计(I)(80学时)、武器专业课程设计(Ⅱ)(80学时)、弹箭飞行控 制原理(48学时)、内弹道学(48学时)、实验弹道学(40学时)、外弹道学(48学时)、计算流体力 学(48学时)、武器传热学(32学时)、武器概论(32学时)、新概念武器发射原理(32学时)、导弹 飞行力学(48学时)、飞行控制器件原理(32学时)、制导弹药总体设计原理(32学时)、制导飞行 器概论(32学时)。

示例三:武器概论(32学时)、内弹道学(48学时)、外弹道学(48学时)、武器发射动力学(32 学时)、弹箭飞行控制原理(48学时)、发射系统结构设计(48学时)、高射速武器发射原理与技术 (32学时)、武器发射工程可靠性设计(32学时)、武器发射试验方法与技术(32学时)、新概念武 器发射原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48学时)、计算机上机操作(32学时)、专业课程设计(64 学时)、科研能力训练(32学时)、生产实习(48学时)、靶场基地实习(32学时)、专业课程设计 (I、Ⅱ,64学时)、毕业设计(论文)(224学时)等。

主要专业实验:力学实验(16学时)、电工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实 验(32学时)、工程应用软件(32学时)、武器发射测试技术实验(48学时)、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32学时)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

2.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素质,能在 核工程、核技术应用、核医学等方面从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具有创 新意识的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核物理及其实验方法、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的基础知识,接受核工程、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有辐射防护与核 安全研究、设计与应用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需求;

3.了解本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导则,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通过较系统的专业实验和实践训练,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原子核物理、核辐射探测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工程原理、核技术应用、核 信息获取与处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夏季学期。

主要专业实验:核物理实验、辐射探测与测量实验、辐射剂量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

3. 白俄罗斯语专业

白俄罗斯语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说、基础白俄罗斯语、高级白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语法、白俄罗斯语视听说、白俄罗斯语口译、白译汉笔译、汉译白笔译及论文写作指导等。查看详情

4.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查看详情

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查看详情

六、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2025年各省大学排名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目录 文章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