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有2所院校开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二、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江苏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南京工业大学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
三、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气象灾害产生的机理和自然规律、衍生灾害的探测、预警和减灾,培养能在极端天气预警、极端天气次生灾害处理、雷电科学与防护工程、空间天气灾害与预报等各相关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例如:在地质、气象、交通、铁路、国家电网、石化、移动、矿产等相关部门、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防灾减灾的工作。
课程体系
《雷电原理》、《建筑防雷技术》、《雷电预警》、《雷电探测技术》、《大气物理学》、《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评估》、《气象衍生灾害预报机制》、《天气学》、《雷达气象学》、《太阳物理学》、《磁层与电离层物理学》、《空间天气灾害预警与防护》。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防灾减灾。
四、2025年开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学校始终坚持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校训,弘扬“仰山慕水”文化,确立了为服务地质行业、服务地方发展培养...
2. 山东科技大学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4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4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
3. 华北科技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1955年划归煤炭部,更名为煤炭工业部干部学校;1982年升格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5年成立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同学校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993年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
4.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新工科和新文...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国...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饲料工程专业
饲料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本专业学生系统接受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基本训练,具备从事饲料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科技创新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我国饲料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岗位、投资发展技术岗位和饲料机械制造企业中饲料工艺与成套工程设计岗位的中坚力量具有成为饲料工程行业的精英或领军人物的潜力。
适应新时代全球发展、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饲料科学与工程、营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知识,富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在饲料工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及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三创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女性学专业
女性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与制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法学概论、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教育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女性学理论、女性史、女性心理学、女性与健康、女性领导学、性别与发展、妇女与NGO组织等。查看详情
3. 日语专业
日语是什么?干什么:日语主要研究日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日本等日语国家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日语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等。日语在与ACG相关的物什上,几乎是唯一的用语,常见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平假名 片假名 日本 动漫查看详情
4. 德语专业
德语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外事、外贸类企事业:德语翻译、国际商贸; 留学培训机构:德语教学。查看详情
5.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 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 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 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 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 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 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 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 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 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 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 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 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