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有11所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商学院、贵阳人文科技学院、遵义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贵州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贵州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2 | 贵州师范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3 | 贵州商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4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5 | 遵义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6 | 贵州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7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8 | 凯里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9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10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11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
三、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IT类企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理网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云计算。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3年12月,凯里学院成为省属省管高校。学校源于1958年创办的黔东南大学,与延边大学、吉首大学同为国家在少数民族自治州建立的三所民族高等学府,校...
2.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省部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69.3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
3.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
4.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
5.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3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高校第137位。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19...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可持续能源专业
可持续能源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可持续能源的人才培养理念从面向当前转向面向未来,真正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充分体现未来取向,超越当前,引领产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旨在开展未来低碳与可持续能源技术方向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IT类企业:人机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研发、VR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仿真建模、智能游戏、智能信息处理。查看详情
3. 信息工程专业
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工业类企业:工程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产品研发。查看详情
4. 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中小学校:历史教学; 文化类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查看详情
5. 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技能,能在专业和职业队、 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运动训练、竞赛 和教学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专项运动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熟练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技术及训练、教学方法;
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赛事组织与裁判、体育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运动训练、竞赛和运动训练管理的理论前沿;
6.具有初步的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按摩、 专项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运动训练实践活动调查、竞技体育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与比赛执裁、 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机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运动心理测量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