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上海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第1名:上海交通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高考生展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详解!
一、上海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上海交通大学、第2名:复旦大学、第3名:华东师范大学、第4名:同济大学、第5名:上海大学、第6名:上海建桥学院。
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上海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A | 2 | 复旦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A | 3 | 华东师范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B+ | 4 | 同济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B | 5 | 上海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B | 6 | 上海建桥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工程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重点建设的唯一邮电类普通高校,2012年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
2.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
3. 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简称“西浦”) 是经中国**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她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开设48个本科专业及方向、48个硕士专业及方向和17个博士研究方向,形成...
4.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经**批准、湖南省直属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是湖南省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单...
5.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因光而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法医学专业
法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政法机关:法医鉴定、法医取证、病理解剖、司法鉴定; 鉴定机构:临床鉴定、伤害鉴定。查看详情
2. 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政府、事业类单位:民族文化管理、民族事务管理、宗教管理; 深造:保研或者考研,继续民族学方面的学习深造,进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和教学。查看详情
3. 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专业
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就业方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单位、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建设单位、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轨道交通维管单位就业,进行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生产(施工)、维护和维修等工作 查看详情
4. 公安管理学专业
公安管理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公安、检察等机关:公安文秘、信息调研、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控制犯罪。查看详情
5.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