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有13所院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财经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北华大学、长春人文学院、通化师范学院、长春科技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吉林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延边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2 | 长春师范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3 | 吉林师范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长春理工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5 | 长春财经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6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7 | 北华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8 | 长春人文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9 | 通化师范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10 | 长春科技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11 | 长春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12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13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
三、汉语国际教育是什么?干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是什么?干什么:汉语国际教育主要研究汉语及语言学、国际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海内外进行汉语教学和语言文化传播等,多服务于海外教育机构、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等。 关键词:汉语 文化 海外 教育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成功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其校址前身是始建于1609年的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后陆续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学校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
3. 河北外国语学院
一、历史沿革 河北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98年,原名“石家庄联合科技专修学院”。2001年4月,开展河北省学历文凭试点教育。2003年1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2011年筹建本科,2012年3月由**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并更名为“河北外国语学院”,2015年5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12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学...
4.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是黑龙江省教育、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1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肇始于1929年创办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
5.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10万...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2. 编辑出版学专业
编辑出版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报刊、出版类企事业单位:文字编辑、稿件校对、出版排版、稿件管理、装帧设计。查看详情
3.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在我国当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背景下,发挥我校土建和环境类多学科交叉办学资源优势,在开创“大数据+智慧城市”新工科专业方向的同时,促进相关传统专业(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专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更新改造升级,培养能够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优秀人才。例如:搞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课程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概论(设计)》《现代城市与住宅设计》《城市防灾与减灾》《城市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
适合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运营管理、土地规划与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单位从事城市、村镇、小区等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高校、科研、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工作。
4. 森林保护专业
森林保护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政府、事业类单位: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灾害防治、森林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查看详情
5.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是什么?干什么: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主要研究生物环境工程、建筑工程与农村能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乡镇建设、农业设施的规划、农村能源的开发等。例如:农村房屋、蔬菜大棚的搭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农村环境废弃物的处理,城乡与区域的规划等。 关键词:农村 房屋 城乡规划 秸秆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