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河北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第1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智能制造工程的高考生展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详解!
一、河北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第2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第3名:唐山学院、第4名:石家庄铁道大学、第5名:沧州交通学院、第6名:华北理工大学、第7名:燕京理工学院、第8名:邯郸学院、第9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第10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河北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1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2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3 | 唐山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4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5 | 沧州交通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6 | 华北理工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7 | 燕京理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8 | 邯郸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9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10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 智能制造工程 | 11 | 燕山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
三、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四、2025年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东北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
2.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创建于1988年,2001年实施专科学历教育,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接受并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被批准为“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建校三十六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原则,构建了“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综合素质证”三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
3. 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理工学院位于渤海湾畔辽西走廊、有“英雄城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锦州市,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99年成立的锦州师范学院民办分院,2003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2014年经**批准转设为辽宁理工学院,2023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现有松山、滨海2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93.7亩,建筑面积23.55万平方米。现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
4.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位于风光秀美的浑河南岸。学校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管、理、文、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2000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所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伴随着共和国前进步伐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高校...
5. 晋中信息学院
晋中信息学院(原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国家**批准、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以信息科技为特色,文、理、工、农、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大学,是一所信息产业商学院,是一所最受尊崇的大学。2020年12月23日,**正式公布,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转设更名为晋中信息学院,是山西省首批成功转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座落在晋商文化...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海洋信息工程与技术企事业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与海洋电子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海洋探测技术应用、电子设备维护等相关的工作。 查看详情
2. 粮食工程专业
粮食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合理,具有粮食专业技 术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实验室操作技能、工程与机械知识与技能、粮食化学与分 析检验、企业经营等能力,具备较丰富的粮食加工和质量管理及其他食品领域的知识,能在粮食企 业、科研机构、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从事粮食加工、新产品开发、粮食科学研究及质 量检验、粮食深加工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 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粮食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化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 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粮食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粮食工程专业的发展现 状和趋势,具备从事粮食安全生产、粮食产品分析检验、粮食质量管理、粮食贮藏加工设计和粮食 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粮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粮食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粮食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粮食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粮食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方法等;粮食与制品 加工、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微生物、物性等变化;粮食加工工艺与装备、通风除尘与物料输 送、粮食工厂供电与自动化、粮食工厂设计。
核心课程实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化学(40学 时)、微生物学(微生物学B)(54学时)、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72学时)、粮食品质分析 (粮食与制品分析)(40学时)、粮食加工工艺与装备(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稻谷加工工艺与设 备)(共110学时)、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64学时)、粮食工厂供电与自动化(粮食工业电气与自 动化)(30学时)、粮食工厂设计(46学时)、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2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70学时)、食品化学(粮油加 工学)(48学时)、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60学时)、食品营养学(48学时)、食品工程原理(60 学时)、粮食品质分析(粮油产品分析与检测)(48学时)、粮食加工工艺与装备(系列)(粮食加工 机械)(32学时)、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粮食贮藏学)(48学时)、粮食工厂供电与自动化(学 时)、粮食工厂设计(粮食工厂设计概论)(40学时)、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及综 合利用)(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粮食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粮食工程专业社会调查、粮食加工工艺设计 及实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粮食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粮食品质 分析实验、粮食加工工艺学实验、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实验、粮食工厂供电与自动化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3. 兽医公共卫生专业
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兽医公共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兽医信息学、兽医流行病学、动物福利与伦理、环境兽医学、**共患病学、动物疫病生态学、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兽医生物安全查看详情
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习哪些知识:《高等代数与几何》、《复变函数论》、《数学分析实践》、《J**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程序语言》、《数据建模》、《高等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数据结构与算法导论》、《数学分析方法》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大数据、云计算、数理金融、信息处理、信息数字化、移动互联网、计算数学与软件。查看详情
5. 应急管理专业
应急管理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专业定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安全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应急管理理论知识,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应急管理实际工作,并擅长风险沟通和应急预警、风险识别与评估、事故灾害防治、应急决策、应急处置和救援、恢复与重建、社会舆情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应急管理概论、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灾害学与灾害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基础、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系统动力学、应急管理法制、风险辨识与评估、应急工程管理与方法、应急沟通与舆情管理、应急管理信息技术与系统等。
毕业生就业行业(领域):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