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有4所院校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四川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四川大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2 | 西南民族大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3 | 成都体育学院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4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
三、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博物馆、文物馆:陈列设计、藏品管理、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查看详情
四、2025年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菏泽学院
菏泽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初的冀鲁豫区第二师范学校,1958年8月改建为菏泽师专;2002年1月,菏泽师专、教育学院等五校合并筹建菏泽学院;2004年5月,**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历经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高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
2. 渤海大学
渤海大学始建于1950年2月,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 学校占地225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20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
3.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
4. 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类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3月经国家**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1.56亩,其中魏榆校区占地面积1308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余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多年来,锐意进...
5.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荷兰语专业
荷兰语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荷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荷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荷兰的历史、社会、文化、 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 生熟练掌握荷兰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 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荷兰语、高级荷兰语、荷兰语视听说、荷汉互译、荷兰语语法、荷兰文学、荷兰 社会与文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查看详情2. 波兰语专业
波兰语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基础波兰语》、《高级波兰语》、《波兰语阅读》、《波兰语视听说》、《波兰语语法》、《波兰语口语》、《波兰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波兰语报刊选读》、《波兰概况》查看详情
3. 哲学专业
哲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哲学概论、**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查看详情
4.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其实遥感科学与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天气预报里风云变化的气象云图,欧美大片中间谍卫星的监控拍摄,工程地质勘测中堤坝选址和道路选线,以及地震灾害中的地质预测,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貌识别等等,都包含了遥感科学与技术,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决策、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重大工程、国防建设等提供着信息和技术保障。
遥感技术集合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生物学和地学等科学的新成就,是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72年美国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发射成功并获取了大量地球表面的卫星图像后,遥感技术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遥感技术的出现揭开了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的序幕,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就业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从陆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城市扩展动态监测评价,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到水域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海面悬浮泥沙、叶绿素含量、黄色物质、海上溢油、赤潮以及热污染等的发现和监测,珊瑚和红树林的现状调查与变化监测,堤坝的规划与水沙平衡分析,水下地形地遥调查以及水域初级生产率的估算。再到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气污染范围识别与定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参数化,全球水、气和化学元素等的循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遥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冶金、电力、石油、医学、机械、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航空摄影、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应用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生产、设计、规划和管理及有关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工作。
查看详情5.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工业建设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安全科学及技术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核安全评价与分析、核辐射安全监测、核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具备核与辐射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评价、监察和管理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潜能,毕业后能在核电站、核**、环境保护部门、核工业相关的工矿企业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等从事核与辐射安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辐射监测、辐射防护、核应急、核电工程建设与运营、环保、核仪器仪表及软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读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安全工程、核技术及应用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