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有6所院校开设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四川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序号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1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移动应用开发 | 2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移动应用开发 | 3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移动应用开发 | 4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 移动应用开发 | 5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 移动应用开发 | 6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移动应用开发 |
---|
三、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移动端APP开发、移动端Web开发、小程序开发、移动端应用测试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移动端UI设计、超文本标记语言、面向对象语言、数据库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开发移动端原生APP、移动端Web、小程序、后端框架RestfulAPI的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移动端APP开发、移动端Web开发、小程序开发、移动端应用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移动端应用原型设计的能力;
2.具有移动端原生APP开发的能力;
3.具有移动端跨平台开发的能力;
4.具有移动端小程序开发的能力;
5.具有后端框架RestfulAPI开发的能力;
6.具有移动端应用测试的能力;
7.具有移动端应用项目技术支持的能力;
8.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移动端UI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响应式Web程序开发、交互式编程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应用。
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移动端应用开发、移动端跨平台技术、小程序开发、移动端项目开发实战、移动端应用测试技术、服务端框架技术。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移动端APP开发、移动端Web开发、小程序开发等实训。在移动互联网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习基地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移动应用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Web前端开发、移动应用软件测试、安卓应用开发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计算机应用工程、软件工程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四、2025年开设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备案、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内招生,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书资格的普通高校。学校以信息技术为主,工、管、经综合发展,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和**的充分肯定,2010年9月、2015年9月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学校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校园面积34万平方米...
2.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河北省司法厅主办。学院前身为河北司法学校、河北警官学校和河北政法函授大学,2004年1月经省政府和**批准正式组建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河北省会设石家庄校区,总占地面积927亩。校园环境幽雅,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有独具警院特色的司法鉴定中心、实弹射击馆、警体训练馆、机动车驾驶训...
3.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58年建校,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国家“一五”期间44项国防科技工业配套项目建设院校。学院先后隶属中国第三、第五机械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是国家国防科工委重点支持院校。1999年学院划转陕西省管理,2001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家国防科工局与陕西省“省部共建”院校,陕西国防工业职教集团牵...
4.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优秀校、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省“兴辽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入选**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建有“中泰石化国际学院”。学院位于辽宁省锦州市,设滨海、古塔2个校区,占地面积485亩,校舍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学院建有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现有校内实训室145个,校外实训基地48个,是国家级示范性虚拟...
5.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批准独立设置、直属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学校坐拥“武汉·世界光谷”的中心地利,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成为引领荆楚、示范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著名品牌。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铁道工务工程技术人员、铁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铁路线桥工等职业,铁路路基、桥隧、轨道等的建设、维护、管理等技术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铁路路基、轨道、桥涵和隧道施工与维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铁路施工、铁路测量、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铁路路基、桥隧、轨道施工图判读的能力;
2.具有对铁路路基、桥隧、轨道结构物和施工临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3.具有主要铁路工程材料试验、铁道线路测绘的能力;
4.具有小型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能力;
5.具有铁路路基、桥隧、轨道等工程施工与维护的能力;
6.具有铁路路基、桥隧、轨道检测监控及数据分析的能力;
7.具有应用铁路安全生产及保护知识,以及分析铁路工程事故的能力;
8.具有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意识;
9.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专业信息技术能力,基本掌握铁道工程领域数字化技能;
10.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铁道概论、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BIM技术应用。
专业核心课程: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铁路轨道构造与施工、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线路检测监测与数据分析、铁路轨道维护、铁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工程材料检测、铁路工程测量、工程识图与模型制作、铁路工程施工、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等实训。在铁道线路施工与维护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筑信息模型(BIM)、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路桥工程无损检测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高速铁路工程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铁道工程、土木工程
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查看详情
3. 纺织材料与应用专业
纺织材料与应用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纺织鞋服行业相关的材料及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检测、后整理等技术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纺织材料基本性能、 加工工艺、后整理与检测等知识,具备纺织材料及产品检测、加工及整理工艺设计、纺 织生产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 能够从事纺织材料及产品检测、纺织生 产工艺设计、纺织品后整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熟悉纺织新材料与新工艺发展及应用动态;
2. 掌握纤维、纱线、织物基本结构特征及性能;
3. 具有纺织材料及产品检测技术的能力;
4. 具有织物分析及工艺设计的能力;
5. 具有市场调研的能力;
6. 具有纺织材料及产品后整理的能力;
7.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8. 具有相关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 纺织材料概论、纤维物理与化学、新型纺织材料、产业用纺织品、 纺纱工艺、非织造技术、染整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 织物组织设计、纺织 CAD 、梭织工艺技术、经编针织、纬编针织、 纺织品检测技术、纺织品功能性整理、纺织生产管理。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织物小样试制、纺纱工艺 设计、织造工艺设计、纺织品检测等实训。在纺纱、织造、纺织品染整、纺织品检测机 构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纺织面料开发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 现代纺织工程技术、服装工程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 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4. 机场电工技术专业
机场电工技术专业学习哪些知识:《电子技术应用》、《电工技术应用》、《电机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原理》、《PLC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查看详情
5.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社会体育健身等职业,健身教练、健身客户服务与管理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科学健身等知识,具备运动功能筛查与教学、体态评估与纠正、健身咨询与指导、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健身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私人健身教练、团操健身教练、健身客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对健身对象实施健康筛查与运动风险评估的能力;
2.具有运动功能筛查与分析、体态评估与分析的能力;
3.具有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的能力;
4.具有健身客户服务与管理,健身课程宣传与推广,健身机构日常基本运营管理及宣传与推广的能力;
5.具有制订与实施健身计划的能力;
6.具有开展科学健身教学与训练、咨询与指导的能力;
7.具有对健身设备运行、安全检查、日常管理和维护、健身设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8.具有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应用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运动解剖基础、运动生理基础、健身教练基础、健美操、实用运动处方、实用体育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运动营养、运动损伤与防护、器械健身指导、团操健身指导、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健康筛查与运动风险评估,运动功能筛查和体态评估,运动营养调查、评估与指导,健身类运动项目健身计划制订与实施,健身类客户的管理与维护等实训。在健身场所、健身俱乐部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体能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体能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