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湖北大学排名

字体大小: 特大

根据软科2025年专业排行榜排序,湖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1名:武汉大学,实力最强。 下文将为2025年想要报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高考生展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详解!

一、湖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有:

第1名:武汉大学、第2名:华中科技大学、第3名:武汉理工大学、第4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5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6名:华中师范大学、第7名:武汉科技大学、第8名:武汉纺织大学、第9名:华中农业大学、第10名:武汉工程大学。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湖北地区的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一览表)

排名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排名等级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A+
2华中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A
3武汉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A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A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6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7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8武汉纺织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9华中农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0武汉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1湖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2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3长江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4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6湖北医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7黄冈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8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9中南民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武汉城市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1武汉文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2武汉体育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各类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数据库开发、保密技术开发、保密组织管理。查看详情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湖北大学排名

四、2025年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热门院校推荐:

1.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

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白云、海珠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65亩。校园集帽峰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前身是1925年由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1927年3月,学校正式招生,初设蚕丝科和...

3.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

4.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直属于**,由**与北京市共建。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林尚立。历史沿革和领导关怀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陕北公学时期,**同志非常关...

5.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组建,并汇聚了一批华北、东北高校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校园占地近1400亩,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天津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为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

五、2025年专业查询排行榜

1. 摄影专业

摄影专业学习哪些知识:《构成设计》、《数码图片后期处理》、《商业广告摄影》、《产品与静物摄影》、《摄影构图与用光》、《电视摄像基础》、《黑白暗房工艺》、《世界摄影史》、《黑白影调控制》、《布光艺术》查看详情

2.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什么能力?学习哪些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查看详情

3.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新能源类企业:电力工程、热能工程、火力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生产管理、新能源管理。查看详情

4. 地球物理学专业

地球物理学专业学习哪些知识:《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地震勘探原理》、《重力勘探》、《连续介质力学》、《重力与固体潮》查看详情

5.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电磁波散射、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磁场数学方法、阵列天线分析与综合、自适应天线、天线与微波测量、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等。查看详情

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25年各省大学排名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目录 文章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